-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鉴定学药物制剂工艺与制备[国家精品.ppt
滕 毅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含义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中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中药”: 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 和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 狭义的“中药”:特指中药材。 中药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中药材:主要指初步加工产于天然的动、 植、矿物原药材。 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药材经净制、切制或 炮炙后,可直接供调剂或制剂 用的加工品,简称“饮片” 。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为原 料,根据药品标准规定的处方,采用适宜的制备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和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药品。 中药材 人 参 饮片 桔梗 中成药 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考证与整理中药品种 研究与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寻找和 扩大新药源 (一)真伪鉴别: 指对中药品种的鉴定,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 “真”:正品,符合中国药典各检测项目的中药。 “伪”:伪品,不符合中国药典各检测项目的中药。 (二)优劣鉴别:对中药质量的鉴定。 1. 中药质量的概念 中药的商品质量表现为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和经济性五方面。 2.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包括: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加工、包装、运输及贮藏方法等。 其中:中药材的产地是最主要的因素。 道地药材:具有特定的种质、产区、生产技术 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优质中药材。 四大怀药(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浙八味:浙玄参、延胡索、浙贝母、 白术、 温郁金、杭麦冬、杭白芍、杭白菊。 四川: (石柱)黄连、 (江油)附子。 山东:北沙参、金银花 辽宁:辽细辛、辽五味 吉林抚松:人参 甘肃岷县:当归 广西:蛤蚧 生地黄 怀 牛 膝 山药 菊花(杭白菊) 浙贝母 味连 二、考证与整理中药品种 解决中药材的基源问题 解决同名异物、同物异名问题 整理中药的品种,便于应用。 三、研究与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研究不同产地的、同一种中药材的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建立中药材成分指纹图谱,从而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 四、保护、开发中药资源。 天然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天然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一)天然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二)人工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第二节 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第一节中药鉴定学的知识起源 1.中药鉴定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自然做斗争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2. 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称为“本草” ,是中药科学发展的基础。 1.神农本草经 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要学专著。 成书于西汉时期 载药365种。 分为上、中、下三品。 该书总结了汉朝以前的药物知识,对药物产地、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真伪鉴别等都有一些概述。 原书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其原文的内容已载于后世的本草中。 2.本草经集注 梁代,陶弘景,载药730种。 按自然分类法分类,为后世按自然分类属性分类的先导性著作。 该书重视药材的对比鉴别。 记载了部分药材的火烧试验、对光照视法 如:硝石“以火烧之,紫青烟起” 云母“对日视之,色青白多黑” 3.新修本草 唐代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官府颁 布,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载药850种 按药物属性分为11部, 开创历史——图文并茂 包含了许多进口药,如:豆蔻、丁香、 青黛、木香、乳香、没药等。 4.开宝本草 宋代,开宝年间,由官府组织刘翰等 集体编写。 载药983种。 是对新修本草的继承与发展 5.证类本草 全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北宋,唐慎微, 载药1746种, 图文并茂,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 是今天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和中药鉴定方法保存最完备的重要文献。 6.本草纲目 明代 ,李时珍, 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 对药材性状的记载完整准确 为我国16世纪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继承了唐宋时代本草图文并茂的优点 推动了我国和世界医药学的发展 7.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赵学敏 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编撰而成 载药921种,新增716种,为清代新增药物品种最多的本草著作。 第二节 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一、中药鉴定学的先导 二、中药鉴定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一、中药鉴定学的先导 19世纪中叶,随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