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 论Introduction 重庆医科大学 李少林 本教材光荣地被评为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育研究会规划教材” 核医学的诊疗原理和特点 1.体内检查法(显像、器官功能测定) 诊断原理和特点 3.1.2核医学体外诊断——体外分析法 (In Vitro Nuclear Medicine) 在体外测定从人体内采取的血、尿、组织液等样品内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检测的高灵敏度结合免疫学反应的高特异性, 以抗体为结合剂,标记抗原,探测待测物上的标记信号,方法灵敏(10-12-10-18 g )、简便,革新了医学早期诊断 1977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体外分析法的意义 使人体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测量成为可能 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可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病人体内发生 1. 基因表达异常, 2. 受体分布异常或受体功能改变, 3. 器官代谢异常 4. 激素水平异常 酶、神经递质 ……等异常, 可早期发现疾病。 放射性核素选择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一般选用放出射线射程短、对生物组织的局部损伤作用强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目前常用的射线是β-射线、俄歇电子,处于研究中有潜在优势的有α射线等。 放射性核素治疗由于能在体内得到高的靶/非靶比值,对病变组织有强的杀伤作用而全身正常组织受的辐射损伤小,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放射性的发现 1895年Roentgen 发现X射线 1898年玛丽·居里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镭(88号元素),他们从30吨沥青铀矿中提取了2毫克镭。此后又发现了钚(Pu)和钍(Th)等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居里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发现α和β粒子 1899年曼彻斯特大学的卢瑟福(Rutherford)教授发现铀能发射α和β粒子,1900年维拉德(Villard)发现了γ射线,为20世纪核医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34年成功制造人工放射性核素 法国放射化学家弗雷德利克·约里奥(Frederic Joliot, 1900-1959)和他的妻子艾琳·居里(Irene Curie, 1897-1956,即玛丽·居里的女儿)用α粒子照射铝元素生成半衰期只有两分钟的放射性磷-30。 同年美国科学家费米(Fermi)用中子源照射靶物质生产出多种放射性核素。 放射治疗 1901年,法国医师亨利·亚利山大·丹拉斯(Henri Alexander Danlos, 1844-1912)将放射性镭与结核性的皮肤病变接触,试图达到治疗目的,可以说是第一次医学尝试。 放射性的医学应用 放射诊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产生的射线进行疾病的诊断。 放射治疗: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产生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技术。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诊断、治疗疾病或进行医学研究的技术(SPECT、PET)。 X射线影像诊断: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等性质获得人体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 介入放射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在医学影像系统的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 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技术。 放射性核素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辐射效应(Radioeffects) 治疗肿瘤,灭菌,工业探伤,诊断 示踪技术(Trace) 体外分析(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vitro) 射线技术的医学应用 据全国医疗照射调查报告(1998): 全国每年约有2.25亿人次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 80多万人接受核医学诊断治疗; 50多万人接受各种放射治疗。 2. 初创阶段 1934年Joliet和Curie研制成功用人工方法生产放射性核素,才真正揭开了放射性核素临床应用的序幕。 3. 初具规模阶段主要成就 ①锝元素和放射性核素131I的发现: ②开始放射性核素治疗,1938年开始用32P治疗白血病,1941年开始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1946年开始用131I治疗甲状腺癌,沿用至今; ③在诊断方面,1938年开始用128I(半衰期21.99min, β衰变)测定甲状腺的吸碘功能。 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核医学学科发展方向。 仪器发展 1949年发明了第一台闪烁扫描机,揭开了核医学显像诊断的序幕。 Hal Angel在19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