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平议》训诂失误摭拾.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7年7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Ju1.2007 第4期 JoumalofAncientBooksCollationandStudies № 4 《诺子卒议》训诸失误摭拾 王智忠 (天津理工大学 聋人工学院,天津 300191) 摘要:《诸子平议》是一部训诂和校勘的笔记体学术专著,作者俞樾,晚清小学大家。学术界尚无专门文 章探讨此书的功过优劣,这与俞樾的学术地位是不相称的。他审字义、破通假、立文法,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本文力求对其不足之处作出中肯、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俞樾;诸子平议;训诂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4—0043—05 《诸子平议 》是晚清小学大家俞樾的训诂代表 止之’。”俞氏举 《史记》、《韩非子》、《论衡》异文 作,全书 35卷,札记 2164条,校释先秦、西汉子 均有 “止”字为佐证 。(32— 55) 书 15种。章太炎云: ‘诸子平议》与 《读书杂志》 按:俞说误。“抚”有按止义,无 “止”字亦通。 抗衡” 。梁启超亦认为: “荫甫私淑石腥父子,刻 《礼记 ·曲礼》: “车驱而驺,至于大门,君抚仆之 意模仿 ,但他并非蹈袭 ,乃应用王家的方法,补所 手。”孔颖达疏: “抚,按止也。”《淮南子 ·修务》: 未及。”②可见前贤对其人、其书推崇之情。但通过 “吴与楚战,莫嚣大心抚其御之手 日……”《韩非 对 《诸子平议》的分析 ,我们有瑕瑜互见、精粗并 子 ·难三》: “郑子产晨出,过车匠之间,闻妇人之 存之感。正如郭在贻先生所讲:“俞氏治经、小学发 哭,抚其御之手而听之。”皆其例。校勘的一般原则 明亦不少,但偶有穿凿皮傅之处,其精审允惬不逮 是两义皆通的情况下,若无可靠证据,无妨并存, 王氏父子。”⑨鉴于 目前学术界尚无专门文章详细论 无须强此就彼。 及此书优劣,所 以对之进行系统的研究还是有其实 2、金舌弊 口,犹将无益。(《苟子 ·正论》) 际意义的。这里仅就其训诂误例加以分析。 俞云:“此文当作 金‘口弊舌’,《战国军 ·秦策》: 舌‘弊耳聋’,杨注引 《法言》:金‘口木舌’O”(1 一 、 轻言文本之误 269) 在训释古籍的过程中,原文可通的情况下,要 按:俞说 “金舌弊 口”句谓虽说之至于 口,口 忠实于原文而释义,这是训诂一个总的原则。在多 金舌弊犹无益也,是,但 “舌” “口”互倒,未是。 方求证下如原文仍不可通,再言误而改 ,可也。否 此乃古人一种相反相待的语言连贯形式,@毛诗 《关 则的话,就成为擅改原文。俞樾常有这样的错误 , 雎 ·序》:“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 归其原因,主要有六方面。 此四句中一四、二三句正各 自相接。《诗经 大·雅 卷· (一)过信异文 阿》:“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出兮,于彼朝阳; 1、师延为平公鼓朝歌北鄙之音,师旷日:此“ 摹摹萋萋, 雏喈喈。”“摹摹”句近应梧桐,“雏雏” 亡国之乐也。”大息而抚之,所 以防淫辟之风也。(《淮 句远接凤凰。又三国康僧会 《法镜经序》亦有 “枕 南子 ·泰族》) 流漱石”之语。江淹 《别赋》“心折骨惊”《恨赋》 俞云: “抚‘’下脱 止‘’字 ,本作 大‘息而抚 “孤臣危涕,孳子坠心”。李善注:“江氏爱奇,故 互文见义。”可见,此乃古人常例。 ①章太炎 《俞先生传》,傅杰编校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 3、秋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