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传统保护水资源的利用.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档格式为PDF,如需转换为TXT, 免费下载转换软件 :/file/931788 4 解压密码:/byby777go 编者的话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及“中国 水周”的首日。当今世界面临着全球 性水资源危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已 成人类共识。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水密 不可分,古代先民很早即形成了水资 源保护利用的优良文化传统,堪称弥 足珍贵,值得弘扬。 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水密不可分 ,我们祖先的发祥地就在大河流域地 区。先民们为治理水患,保护和利用 水资源,很早就开始进行具有战略意 义的水利工程建设。夏禹治水实际上 是采用疏导的方式实施原始的保护用 水工程,其动人事迹至今仍脍炙人口 ;战国时修筑的都江堰、郑国渠在当 时来说堪称世界一流水平,现在来看 仍属划时代的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标志 性建筑。 先民们在保护利用水资源并与水 患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水的 重要地位与作用。早在先秦时期人们 即已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孟子·尽 心上》所谓“民非水火不生活”,《 管子·禁藏》所谓“食之所生,水与 土也”,二者均认识到水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基础与条件。《管子·水地》 更是系统阐述了水的功能与作用,认 为水是万物生长的本原与根基,“水 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水者 ,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水“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集 于草木,根得其度(深度),华(花 )得其数,实(果实)得其量,鸟兽 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水被 视为派生和主宰万物的“水神”。 在充分认识水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的基础上,先民们进一步探讨了水的 特征与运动规律。作为一种可被人类 反复利用的资源,水资源尤其是流域 资源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永续流动性 。孔子谈水并不多,《论语》中提到 “水”字仅4次,但他却深谙水的永续 流动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所感叹的就是 河川不分昼夜的永续流动特征。老子 深入探讨了水的运动规律,《老子》 书中多处以水相喻,诸如:“水善利 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譬道之 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浊而 静之,徐清”等。在老子看来,水不 仅具备自我流动的功能,而且善于顺 应自然之势,滋养大地,润泽万物 ,带动它们的生长和运动;水靠其自 身的功能和力量,能够以柔克刚,无 坚不摧;水自上而下,流经江河,注 入大海,周而复始,一往无前,永不 停歇;水还可以自我调节,变浊为清 ,具有自洁自律的品格与风范。老子 心目中的水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不可 违背。 既然水的自身运行规律不可违背 ,那么人们理所当然就应该遵循水的 运行规律并在此前提下有效地保护和 利用水资源。孟子认为禹治水的最可 取之处在于遵循“水道”,顺其自然 ,因势利导,“禹之治水,水道也。 ”(《孟子·告子下》)“禹之行水 也,行其所无事也。”(《孟子·离 娄下》)鉴于水的永续流动性特征 ,先民们大都主张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郑 国修筑郑国渠是为了获得“万世之利 ”(《资治通鉴·秦纪一》);隋文 帝颁诏开凿大运河所陈述的主要好处 之一是“一得开凿,万代无毁”(《 隋书·食货志》);明代归有光在《 水利论》中批判了当时一些治水者 “不循其本而沿流逐末”,“以求一 时之利”(《震川先生文集》)的做 法;古代许多水利工程都考虑到永续 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江堰经受 了2000多年的历史考验即是典型一例 。 要永续利用水资源并实现可持续 发展就不能过度开发,要对自然资源 自觉加以保护。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 颁布了保护自然资源的法令,如 3000多年前周文王时颁布的《伐崇令 》即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 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 赦。”据《吕氏春秋·上农》载,西 周时还制定过“四时之禁”,其中规 定:不在指定的时间内,不得上山砍 伐林木,不得到沼泽割草烧灰,不得 狩猎捕捉禽兽,不得使用渔具从事捕 捞。先秦思想家大都非常重视保护包 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如《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 用也。”《管子·禁藏》:“毋杀畜 生,毋拊卵,毋伐木,毋夭英,毋折 竿,所以息百长也。”《荀子·王制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 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 鼍鱼鳖鳅鳝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