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综合说明
1.1概述
1.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亚行贷款重庆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编制单位:1.1.2项目建设背景
重庆市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直辖市,具有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集移民地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于一体的特殊市情。防洪标准不达标,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存在的问题,决定对进行综合治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设和完善该区域内城防洪等基础设施,提高防洪能力,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于20年月委托我单位进行亚行贷款重庆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工程可研编制工作,我单位根据委托合同书要求,多次组织设计人员赴现场查勘、收集资料,并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交流,编制了亚行贷款重庆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水务局及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1.1.3编制依据
设计委托书、《总体规划》(200-2020)、《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1.2水文
1.3工程地质
简要介绍工程地质主要结论及成果。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5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1堤线布置
本工程堤线布置以长江委批准的治导线为基准,堤线力求平顺,各堤段间平缓连接,无折线或急弯,同时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形。堤线布置详见附图集中“平面布置图”,批准、设计堤脚线控制点坐标见第6章。
1.5.2护岸方案选择
武隆县城区位于乌江边上高山峡谷地带,城市发展空间狭小,在护岸型式选择时,根据本工程河道特点,在充分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适当考虑适应城区交通布置和城市发展的要求。防洪护岸工程型式为两级挡墙+斜坡绿化堤型。第一级挡墙为衡重式,墙高8~16m,墙后采用块石回填;斜坡绿化坡比1:2,采用C15砼框格植草护坡,斜坡顶部设马道,马道高程193m,宽3m;第二级挡墙为扶壁式挡墙,高14m,迎水面直立,墙后采用碾压土石回填。县计生委段由于覆盖层较厚,基岩埋藏很深,对于该段采用C30钢筋砼灌注桩承台+单级挡墙护岸堤型。挡墙为衡重式,墙高14m,墙后采用碾压土石回填。
1.5.3排洪建筑物
工程修建后,项目区内将实施雨污分流。污水汇入截流管,统一排往污水处理厂,地面雨水通过市政排雨水管排入支沟或涵洞集中排入乌江。根据自然地形和新城区规范,本阶段拟沿堤线共布置6处排洪箱涵,箱涵的布设位置与天然支沟位置基本协调一致。
1.6工程管理
简要介绍工程管理主要结论及成果。
1.7施工组织设计
简要介绍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方案及成果。
1.8工程占地
简要介绍工程直接、间接影响范围及征地拆迁实物指标。
1.9水土保持及环境影响评价
简要介绍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及采取的相关工程措施。
1.10投资估算
简要介绍工程总投资及其构成,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1.11工程特性表
工程特性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气象 多年平均气温 ℃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h 多年平均无霜期 天 二 水文 1 流域面积 全流域面积 km2 代表水文站控制面积 km2 2 利用水文系列年限 年 3 代表性流量 设计洪水流量 m3/s 4 防洪标准 城镇防洪工程 三 工程效益指标 l 防洪堤保护耕地及人口 耕地 亩 人口 人 四 主要建筑物 1 堤防工程 总长度 m 地基特性 地震烈度 度 堤型 堤项宽度 m 堤项高程 m 最大堤高 m 2 市政工程 3 绿化工程 4 其他工程 五 施工 1 主体工程量 2 主要建筑材料 3 施工临时道路 Km 4 施工工区 m2 5 临时建筑 m2 6 导流方式 7 总工期 月 六 经济指标 1 静态总投资 万元 2 总投资 万元 3 内部收益率 % 4 经济净现值 万元 5 效益费用比
2.社会经济概况
2.12.2社会经济.2.1社会经济现状
全县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41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328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