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省际贸易:1985-2007 - 首页-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pdfVIP

中国的省际贸易:1985-2007 - 首页-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的省际贸易:1985-2007 ——以铁路货物量为例 徐现祥 李郇 中山大学 作者简介 徐现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李 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通讯作者及地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510275 徐现祥 收 电话 020 Email Lnsxuxx@mail.sysu.edu.cn 感谢语 本文的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08JC790103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团队项目(07JDTDXM79006 )和全国 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中国的省际贸易:1985-2007 ——以铁路货物量为例 内容摘要:本文首次尝试系统考察中国的省际贸易。基于 1985-2007 年间全国省际铁路货运 量,本文发现,省际贸易盈余的空间分布固定;在省际贸易中存在本地偏好、临近偏好、跨 区偏好和省际边界效应;各省区市的省际、国际贸易负相关。本文还发现,在 1985-2007 年 间,省际边界效应下降了 50%,省际贸易占比上升了 50%,全国各省区的省际贸易占比绝 对趋同。这些发现意味着,在 1985-2007 年间,全国各省区的市场是整合的,整合的程度是 趋同的,整合的路径是临近整合的;全国各省区面临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是相互替代的。 关键词:省际贸易;国内宏观经济学;贸易模式 Interprovincial Trade in China: 1985-2007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provincial trade in China. Based on the dataset about the railways freight among all provinces from 1985 to 2007, the paper finds there were home bias, adjacent bias, coast-inland bias, and boarder effects in interprovincial trade,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rovinci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as negative, 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prediction by Melitz(2003). Furthermore, the paper also finds that the boarder effect declined by about 50%, and that the ratio of interprovincial trade to the total domestic trade increased by about 50%, and absolutely converged among provinc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provincial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ed dramatically, and the levels of integration for all provinces converged absolutely. To best our knowledge, the paper is the seminal effort on interprovincial trade in China. Findings are robust,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and will further highlight the import

文档评论(0)

cf888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