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读陈澧《广州音说
罗伟豪 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
【提要】本文以广州音与(广韵)(中原音韵)比较,说明广
州音切合唐末宋初的中原之音而兼具隋唐、束元各阶段语音的某
些特征。
[关键词】广州音广韵)中原音韵)四声清浊唇音异化
明微合一浊上交去
(广州音说,是19世纪研究粤语的一篇优秀论文,全文仅一
千余字,却已深刻揭示广州音的主要特征。阐明广州音最接近
‘广韵),论证广州音的实质是隋唐时的中原之音。
陈澧认为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有五
端。
(1)平上去入四声各有一清一浊,他方之音多不能分上去入
之清浊,如平声邕广韵)于窖切容余封切,一清一浊,处处能分。
上声拥于陇切勇余陇切去声雍(此雍州之雍)于用切用余颂切入声
郁于六切育余六切,亦皆一清一浊,则多不能分者,福建人能分去
入清浊而上声清浊则似不分,而广音四声皆分清浊,截然不溷。
声调在中古语音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切韵)(广韵)等韵
书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以声调为纲,在声调属下分设韵部。查
阅韵书。必须首先分辨声调。广州音的声调与(广韵)声调的对
应较为严紧,如拥字广韵)。上声肿魏,现今广州话仍读上声而
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不读平声;综宇广韵)去声宋韵,现今香港话仍读去声,钢铁
的钢字,广韵平声唐韵去声宕韵两读。现今普通话读平声而
广州话读去声;入声字更为明显,如东莞虎门北栅的栅字,(广
韵麦韵楚革切,广州话读eag策册。中古音声母有清音与浊音
之分,中古以后声母的清浊引起了声调的分化。切韵考)声类
考把声母划分为清声与浊声两大类,韵类考中每一个韵表都分列
清声与浊声两大系列,清声类广州音今读阴平阴上阴去阴入,浊
声类读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古声母的清浊与现今广州音声调有完
整的对应。‘切韵考)的制作与广州音关系密切。陈澧认为四声
皆分清浊十分重要,“能分四声清浊。然后能读古书切语而识其
音。”例如东巷红切,不知道德字是清声母。就不懂得东字今读阴
平而不读阳平;鱼语居切,不知道语字是浊音声母。就不懂得鱼
字今读阳平而不读阴平。德字广州音阴入,一加类推就知道是清
声母;语字广州音阳上,一读出口就可类推浊声母。康熙字
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用广韵)反切注古音,
读者查阅时用广州音辨认古声母的清浊与现今阴阳调类,确实容
易理解。例如:
矗。直弓切。反切上字直,广州音阳入,中古音浊声母。蛊
字今读阳平。
终,职戎切。反切上字职。 广州音阴入,中古音清声母,终
字今读阴平。
愚,遇俱切。反切上字遇, 广州音阳去,中古音浊声母.愚
字今读阳平。
余,以诸切。反切上字以。 广州音阳上。中古音浊声母,余
字今读阳平。
旧辞海)采用(音韵阐微)反切,蛊酴融切终束弓切愚元劬切
余欲槊切,虽然拼音较为顺畅,但却丧失了中古音反切下字声调
不分阴阳的原状。运用广州音区分阴调阳调则无须改变(广韵)
重读陈澧广州音说
反切。陈澧认为广州音所具各种特点中,。以四声皆分清浊为最
善”。
(2)上声之浊音今读仍为阳上。陈澧说:。上声之浊音他方
多误读为去声,惟广音不误。如棒三讲似市恃六止仁墅拒八语柱丸
晨倍殆怠十五海旱-1-旱践二.-kAll抱三十二皓妇舅四十四有敛五十藏等
字是也。”关于“浊上仍为上”的问题,拙文‘中古全浊上声与
现今广州话声调)(见‘第五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有较
详细的论述。现补充说明“弟”字的读音。陈澧说:。李登‘书
文音义便考私编)云:弟子之弟上声,孝弟之弟去声;轻重之重
上声,郑重之重去声;愚积疑有年,遇四方之人亦甚夥矣,曾有
呼弟重等字为上声者乎?未有也。案:李登盖未遇广州之人而审
其音耳。”查考现今广州话兄弟之弟一般场合多读阳去,但旧书
信文体落款谦称弟某某,弟字不读去声而读上声。黄锡凌(粤音
韵汇)弟娣悌音阳上,弟娣悌第橡隶逮辣埭踞通音阳去。李登是
明代人,所疑弟子之弟读上声,陈澧用一百五十年前的广州话加
以印证,而现今通行的广州音字典弟字皆不注阳上而注阳去。说
明中古的全浊上声在广州话中也不断变化。上引拙文曾统计广
韵)上声韵部全浊声母191’个小韵。常用字约三分之二读阳去,
但仍有三分之一读阳上;不常用字未有明确的读音,根据反切类
推今音,在音理上应推为阳上。。浊上仍为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