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造业中标识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邹慧宇,徐文胜**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5 10 15 20 摘要:物品标识技术种类繁多,企业如何采用合适的标识技术来满足生产管理的实际需求是 标识技术在企业应用成功的关键。本文对标识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总结与分 析,提出了从标识技术、读取模式到应用模式、具体应用的四层标识技术应用层次结构及发 展过程,对应用层次结构中的限制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标识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指 导。 关键词:制造业;标识技术;RFID 中图分类号:TH166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of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Zou Huiyu, Xu Wensh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Abstract: There are various object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available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an appropriat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for a specific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al requirement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various application forms of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analysed and summarized, and a four-level applicaton model is proposed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the guidelines are provided for the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RFID 25 0 引言 标识技术的本质是对人员、物品等进行识别并编码,如条码、RFID、声音识别、图像 识别、指纹识别等均是针对人员、物品的标识技术。在制造业中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设备、生 产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人员等,对这些生产要素的识别与编码是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的 30 35 40 重要基础。本文分析认为,制造业生产要素的标识管理功能经历了人工标识阶段、自动标识 阶段,目前正处于定位阶段,如图 1 所示。 在人工标识阶段,车间中的生产对象主要靠看板、文字或图形标记等人工识别手段,标 识效率低、可靠性差。 在自动标识阶段,在车间管理中采用磁卡、IC 卡、条形码、低高频 RFID 等接触式(或 近距离)识别技术[1,2,3,4],或以超高频、微波 RFID 为代表的非接触识别技术[5,6],实现 车间内生产要素的自动化标识。 在当前的定位阶段,以超高频、微波 RFID 为代表的非接触标识技术实现了非实时定位, 其代表性的功能是可获得标签的历史路径。 可以预见,未来的车间管理功能需求的重点将转移到实时定位功能上来。 对不同类型的标识技术、应用方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制造业选取合适的标识技术以应 用于生产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JBM084) 作者简介:邹慧宇,(1986-),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化制造。 通信联系人:徐文胜,(197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化制造。E-mail: wshxu@bjtu.edu.cn -1- 图 1 制造业生产要素标识管理功能的发展过程 Fig. 1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identification function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45 1 标识技术应用层次结构 为了方便,本文将电子标签、磁卡、IC 卡等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维热非局域介质中表面孤子的研究.doc
- 4.6kPa下乙二醇-三乙二醇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测定及其关联.doc
- 4-RRS冗余球面并联机构的运动学与刚度分析.doc
- Azurin荧光探针的构建、表达及性质研究.doc
- CD44单克隆抗体A3D8通过抑制ERK1_2上调Bim诱导HL-60细胞早期凋亡.doc
- CO2重整CH4反应镍基催化剂稳定性研究进展.doc
- Fe2O3 纳米磁流体热疗治疗小鼠结肠癌实验研究.doc
- Fe-Mn二元复合离子液体协同催化氧化去除二氧化硫的研究.doc
- FQ-PCR同步检测HCV以及HBV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oc
- Gouy相位对破缺涡旋光场衍射的影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