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13届高三补习班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13届高三补习班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丰中学2013届高三补习班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共5个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2、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 3、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 )A.分封制B.宗法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皇位世袭制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 ) 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变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转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分为满洲、蒙古及汉军八旗。但八旗制度亦可视个别需要而作调整,并无严格划分界限;有汉军改满洲八旗者,有蒙古改汉军八旗者,亦有蒙古改满洲八旗者,甚至有同一家族分隶满洲及汉军八旗者。故入关后,一般人皆以旗人来通称满洲人。我们应如何解读以上叙述?( )?A.满洲人为显示血统之纯正,故旗人指的是通晓满洲语的正统八旗军人及其家属 ?B.满洲人及蒙古人地缘与血缘相近,故旗人指的是满洲及蒙古八旗军人及其家属?C.满洲人为笼络汉人,允许汉人加入八旗,故旗人是指满洲及汉军八旗及其家属?D.满洲人为了塑造族群融和,混编八旗,故旗人是指满、蒙及汉军八旗及其家属( )( ) 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9、“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台湾学者侯家驹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政治干预影响经济发展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 C.重农抑商不符经济规律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 ( )( )A.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12、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A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 13、“远东这两个国家(中国、日本)能将它们同欧洲的联系限制在严格监督下的、仅仅是断断续续的贸易之中。但到19世纪中叶,这一形势发生了突然和剧烈的变化。”材料中提到的两国“剧烈的变化”具体指(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16、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转折期“上升”(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于2月15日举行民国统一大典。大典的一项内容,就是由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这次拜谒活动,以孙中山名义发表了两个文告:一是《祭明太祖文》,一是《谒明太祖陵文》。从内容看,两件大同小异,主要是以清室退位、民国统一的功业,昭告明太祖在天之灵。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A.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家看来民国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B.旧民族主义的局限不免带来认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411600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