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进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第四纪地质学进展 时间虽短,意义重大。 第四纪科学承袭了地球科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又同现代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紧密相连,从各圈层相互作用到全球变化,从地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到人类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许多问题无不与第四纪科学相关。 * 解放前,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和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是震惊世界的重要事件;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中国第四纪冰川及土状堆积的研究也是十分有特色的。 中国的第四纪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冰川之争,激发了中国第四纪科学家的研究热情 .人类起源的发祥地导致重大突破 .青藏高原,充满魅力的地质宝库 .黄土研究 中国的第四纪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新生代发生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古特提斯海的消失,使大陆的分布重新调整;使得全球海陆的分布和大洋环流系统发生了重大调整,整个改变了全球大气环流的形势, 使得第四纪时期气候的极度不稳定代替了数千万年来缓慢、不规则的变冷过程而成为地区环境变化的主旋律。应该说,青藏高原的形成以及它的巨大影响是第四纪环境演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第四纪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中国黄土:成为极地冰芯、深海沉积物之后的第三部气候史书。 中国的第四纪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1991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13届INQUA大会,刘东生当选为INQUA主席; 1995年“中国风”席卷柏林第14届INQUA大会,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做了唯一一个大会学术报告; 1999 年,在南非德班召开的第15届INQUA大会上, 安芷生被选为INQUA的副主席。 2002年, 刘东生获得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这是中国大陆学者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环境科学奖。 “地质年代表”是地质工作的基础,而“国际地层表”又是“地质年代表”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地层委员会(ICS)明显地加快了对“国际地层表(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的更新速度国际地层委员会推出了新的、颇受争议的“国际地层表”(2004) 国际地层表2004新生代部分(地层学杂志2005.4) 国际地层表2008(地层学杂志2009.1) 两版“国际地层表”的最重要不同在于2004版被取消的“第四系”在新版表中有了地位。2004版取消了第四系,引起了轩然大波。由于未经ICS第四系分会表决,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没有批准这一版“国际地层表”,之后ICS与INQUA(国际第四纪联合会) 成立了第四纪联合任务小组,专题解决第四纪的地位及其划分问题(安芷生、艾莉,2005) 第四纪*: 有关第四系“国际地层表”(2008)作了如下表述:第四系的定义与更新统的修订正在讨论中。底界放在卡拉布里雅阶(Calabrian)之底时,年龄值为1.81Ma;底界放在格拉斯阶(Gelasian)之底时,年龄值为2.59Ma。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在第四纪中增加一个“人类世”的划分方案。 对于2004版:中国多数第四纪地质工作者认为,放弃了第四纪地层以陆相(可见露头) 为主兼有海相为辅,以冰期、间冰期的气候特征和新生代以来进入哺乳动物以及“人”的地球生物起源与出现为主要地质事件----是不可取的(刘东生,2004)。 把第四纪改为亚纪(Sub-System)的7点理由逐条反驳 也有主张废除的(孙建中,2005.11) : 1759~1760年, G. Arduino首先把地质时代划分为:第一纪( Primary)相当于现在的晚古生代,第二纪( Secondary)相当于现在的晚中生代,第三纪(Tertiary)和第四纪(Quaternary) ;但此后第四纪一词却长期被遗忘,直到1829 年才被J. Desnoyers重新启用。第一纪和第二纪两词早已因古生代和中生代之详细划分而被淘汰,第三纪一词在前几年也被放弃。所以,现在看来,第四纪一词已经失去了意义,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应该予以废除 原因: 第四纪下限问题由来已久,早期有4种方案: (1)70~73万年 以大陆冰川活动为根据,大致在松山与布伦赫斯极性期之间 (2)160~180万年 以生物地层学为基础并进行了同位素测年。分界为松山极性期中接近吉尔萨事件 (3)240~250万年 以动物化石为基础并普遍出现喜冷动物为标志,大致在松山与高斯极性期之间 (4)300~350万年 考虑了人类起源、动植物群变化和古气候变冷为标志,分界在高斯与吉尔伯特极性期之间 由于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方法很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有不同的划分方案。主要有: 气候变化(冰期、米氏曲线) 地磁反转(极性期、极性事件、A.Cox

文档评论(0)

管理学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