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口式组距数列组中值的计算: 首组假定下限=首组上限-相邻组组距 末组假定上限=末组下限+相邻组组距 先计算开口组的假定上、下限: 因此有: 首组 组中值 末组 组中值 某地区100个百货商店 月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情况 销售额(万元) 商店数(个) 每百元商品销售额中支付的流通费(元) 50以下 50~100 100~200 200~300 300以上 10 20 30 25 15 14.2 11.4 10.1 9.2 8.5 上组限U 下组限L 如:组距d=U-L =100-50=50(万元) 如:组中值x=(U+L)/2 =(100+200)/2 =150(万元) 编制等距数列 适用于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实例 己知某班40个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如下: 89 88 76 99 74 60 82 60 89 86 93 99 94 82 77 79 97 78 95 92 87 84 79 65 98 67 59 72 84 85 56 81 77 73 65 66 83 63 79 70 要求编制组距数列。 编制步骤: ⒈求变异全距 ⒉确定组距及组数 确定组距的原则: 要能区分各组的性质差异 要能反映总体资料的分布特征 为方便计算,尽可能为5或10的整数倍 R≤组距(d) ×组数(m) 编制等距数列 计算组数(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 上例中,取d=10,则有 编制等距数列 (当 的结果为整数时) (当 的结果为小数时) ⒊确定组限 对于离散变量,相邻组组限可以间断,也可重叠; 对于连续变量,相邻组组限必须重叠; 符合“上组限不计入”原则; 首末两组可使用“××以下”及“××以上”的开口组。 组限的表示方法 编制等距数列 ⒋计算次数 编制等距数列 编制结果: 分数 组中值 人数 比重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55 65 75 85 95 2 7 11 12 8 5.0 17.5 27.5 30.0 20.0 合计 — 40 100.0 60-10/2=55 90+10/2=95 第四节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的定义及种类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三、累计次数与累计频率 ★ ★ ★ 频率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 累计次数(频率) 从变量值低的组开始,将各组次数(频率)逐次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说明某一组上限以下各组的累计次数(频率)。 向 上 累 计 向 下 累 计 从变量值高的组开始,将各组次数(频率)逐次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说明某一组下限以上各组的累计次数(频率)。 考分 人数 频率(﹪) 累计次数 累计频率(﹪)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2 7 11 12 8 5.0 17.5 27.5 30.0 20.0 合计 40 100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 第一节 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 第二节 次级资料的收集方法 第三节 统计调查误差 ★ ★ ★ 统计调查误差 调查误差 指收集来的数据资料与真实情况间的差异 真值 调查值 调查误差 统计调查误差 调查误差 指收集来的数据资料与真实情况间的差异 调查值 调查误差 真值? 统计调查误差 调查误差 指收集来的数据资料与真实情况间的差异 真值? 调查值 调查误差? 研究调查误差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导致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对策避免、减少误差或控制误差水平。 调查误差的种类 由于人的主观故意或失误而产生的误差,理论上它可以用某种方法加以消除 登记误差 代表性误差 由部分单位数值来推断总体数值所产生的误差,它不可以消除,但可以加以控制 (随机误差) 统计调查误差 中国的人口统计数据: 公元2年(汉元始二年) 公元754年(唐天宝十三载) 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 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 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 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公元1741年(清乾隆六年) 143411559人 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204209828人 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二年)301487115人 公元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401767053人 “圣祖出巡时获悉,有五六丁之户,仅一人缴纳钱粮,或有九丁、十丁,亦仅二三人缴纳钱粮” 康熙五十一年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30年间增加近5倍 自然增长率为6.05% 登记误差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 从全部学生中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