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战略营销学吴泗宗.doc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略营销管理学》 同济大学 吴泗宗 教授、博导 整套讲义 企业MBA论坛专用讲义A.G. Lafley)的领导下,2002~2004年,宝洁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平均每股利润增长33%。2004财年,宝洁销售收入达到了514亿美元,利润64亿美元,均为历年来最高。尽管在年初实施了股票拆细,2004年宝洁的股价仍上涨了10%。2004年12月初,宝洁预测,其2005财年销售额增长幅度将达到6%至9%。 宝洁在《财富》杂志必威体育精装版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并位列最受尊敬企业第七名。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人,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目前,PG中国公司已成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典范。在一个新的市场上,PG通过采用成功的营销策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提起宝洁公司(PG),人们脑海中就会联想到很多宝洁的产品。无论是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洗发水,还是舒肤佳香皂、玉兰油润肤露,抑或是护舒宝卫生巾,佳洁士牙膏,碧浪、汰渍洗衣粉等,无不在中国享有盛誉。 一个获得如此成就的企业,必定有其成功的秘诀,在战略、产品、人力资源、营销等方面都大有值得称道之处,结果就是不论是竞争者还是学者都在研究宝洁的成功之道,中国见诸报端的文章涉及宝洁两个字的一周多达8400多篇,尤其是关于宝洁营销方面的文章数量最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宝洁的营销到底成功在哪里呢? 一、从理解消费者入手,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好的产品是那些能够满足人们基本需要(need),激发人们购买欲望(wants)、引发市场需求(demand)的产品。要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所思所想。宝洁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以顾客为中心,用顾客需要来指导生产运营和营销活动的全球性大公司。 早在1934年,宝洁公司就在美国成立了消费者研究机构,成为在美国工业界率先运用科学分析方法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公司。起初,公司雇用了“现场调查员”,逐门逐户进行采访,征询家庭主妇对产品性能的喜好和建议。到70年代,宝洁公司成为最早一家用免费电话与用户沟通的公司。消费者打来的电话大致分为三类:产品咨询、产品投诉、产品赞誉。宝洁公司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把用户意见及时反馈给产品开发部,以求产品的改进。迄今为止,宝洁公司每年用多种工具和技术与全世界超过700万的消费者进行交流。此外,宝洁公司还建立了用户满意程度监测系统,了解各个国家的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反应。 对于失败的市场,PG则仔细研究和分析,从中提炼每一点可以学习的东西,从失误中获益。PG最糟糕的一次经历发生在日本。当时,PG想引入其尿布品牌“帮宝适” (Pampers)进入日本市场。刚好PG在美国有一个广告正在播放,广告展示一只栩栩如生的鹤给遍布美国的家庭分发“帮宝适”尿片。当时日本的美国管理者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广告,有助于将“帮宝适”介绍给日本消费者。于是,他们将广告复制到日本,以日本包装代替美国包装,将其播放。非常令人失望,广告没能发挥作用。最后,进行了一次消费者调查,他们才发现,日本消费者很迷惑:为什么这种鸟在分发一次性的尿片?根据日本民俗,鹤不接生婴儿,婴儿出生于漂流在河里的大桃园,漂到父母身边。PG没有获得消费者关键的理解,所以,其广告缺乏说服力。因此,PG提供给日本消费者一个更恰当的广告模型,即一位婴儿专家的鉴定书——她正好也是一位母亲——PG称她为“专家妈妈”。 再比如,PG在澳大利亚的Vicks B1ue广告。这则广告是在悉尼策划的,描述Vicks B1ue Throat Drops的清新、凉爽的风味。广告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获得很大成功,但当PG努力将它引入亚洲的其他地方时,效果并不好。也许,在印度尼西亚赤道地区生活的消费者只是无法与“暴风雪风味”的创意联系起来。 在上述两则个案中,PG曾忽略了成功实现全球性品牌的首要准则——理解本土消费者。在竞争的每一市场都应对消费者需求获得一个深层次的有洞察力的理解,这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必须在当地建立一个组织机构,机构内的人们了解本土市场,了解当地语言和文化,能够在当地竞争水平的环境中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态度和使用习惯。 于是,为了保持原有的地位和拓展新的市场,PG公司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对亚洲消费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因为亚洲消费者是与众不同的,吸引亚洲消费者并不容易。不像北美、欧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消费者,几乎没有社会的或经济的结合力将亚太地区的消费者紧密联结在一起。实际上,PG对于亚洲消费者的分析是一个对比研究。日本消费者很精明,仔细检查产品的每一方面;而中国消费者比较朴实,他们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