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固定搭配翻译指南.docxVIP

文言文常用固定搭配翻译指南.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常用固定搭配翻译指南

文言之学,非独记诵而已,尤在通其义,达其情。而固定搭配,乃文言句式之筋骨,意义之枢纽也。若不能明辨其义,则句读虽通,亦难免隔靴搔痒,甚者曲解原意。此指南专为阐释常见固定搭配而来,冀能为初学者指点迷津,于阅读古籍时有所裨益。

一、表时间与范围

此类搭配多用以指示动作发生之时间、持续之久暂,或事件涉及之范围。

1.既……矣:已然……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状态已经形成。

*例:“既克,公问其故。”(《左传·曹刿论战》)——已经战胜了(齐军),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2.方……时:正当……的时候。指明动作发生的特定时间点。

*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轼《赤壁赋》)——正当他攻破荆州,攻下江陵的时候。

3.自……以来:从……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例:“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陈寿《隆中对》)——从董卓(作乱)以来,英雄豪杰一同起兵。

4.至于:到了……(时候/地方)。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到了覆灭的地步,从道理上说本来就应该这样。

二、表原因与结果

此类搭配用以说明事情发生的缘由及所导致的结果。

1.以故:因此,因为这个缘故。

*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是以/以是:因此,所以。“是”为指示代词,“以”为介词“因为”。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聪明且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称他为‘文’。

3.所以……者:……的原因。“所以”此处表原因,非现代汉语中的因果连词。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鸿门宴》)——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以致:因而导致。多指不好的结果。

*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贤士。(此例“以致”为“用来招致”,需结合语境,非贬义)

三、表假设与让步

此类搭配用以表述假设情况或让步关系。

1.若……则:如果……那么(就)。

*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我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2.苟……则:假如……那么(就)。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达。

3.纵……亦:即使……也。

*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惜我而奉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

4.虽……然/而:虽然……但是。表转折让步。

*例:“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四、表比较与选择

此类搭配用以比较事物或表述选择关系。

1.……与……孰……:……和……相比,哪一个更……。

*例:“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2.……不如……:……比不上……。

*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同上)——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何能及”即“不如”之意)

3.宁……不……:宁可……也不……。

*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瓦器而得以保全。

4.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清稗类钞·冯婉贞》)——与其坐着等待灭亡,不如起来拯救它。

五、表疑问与反问

此类搭配用以提出疑问或加强语气进行反问。

1.何以……为?: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为”是语气助词。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2.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例:“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对此怎么办呢?

3.岂……哉/乎?:难道……吗?/怎么……呢?表反问。

*例:“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怎敢犹豫不决,有什么非分的企求呢?

4.独……邪/耶?:难道……吗?(加强反问语气,“独”可译为“难道”、“偏偏”)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档评论(0)

jcc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