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笔试模拟试卷25.pdfVIP

国家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笔试模拟试卷25.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国家三级信(息管理技术)笔试模拟试

卷第1套

一、选择题(本题共51题,每题1.0分,共51分。)

1、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法是结构化法和原型化法,在实际使用中,

他们之间的关系常表现为()。

A、相互排斥

B、相互独立

C、混合使用

D、相互补充

标准答案:8

知识点解析:结构化和原型化法都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法。但是这两个法都

有各自的长处和缺点。在实际使用时,经常把这两种法相互补充使用.

2、加工是对数据流图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加工的精确说明,下面为加工最核心成

分的是()。

A、加工顺序

B、加工逻辑

C、加工优先级

D、加工效率

标准答案:2

知识点解析:对数据的加工就是将信息系统的数据环境进行整理,数据加工中最核

心的就是加工逻辑,不同的加工逻辑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3、软件系统中,模块的功能是由()决定的。

A、详细设计

B、总体设计

C、系统分析

D、程序编码

标准答案:2

知识点解析:在软件设计中,模块的功能是由总体设计来完成的,而模块的内部实

现式则在详细设计阶段进行,模块的具体代码是在程序编码阶段完成。

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是()。

A、现场调查

B、对系统的高层次分析和设计

C、决策者的经验

D、以上都不对

标准答案:2

知识点解析: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能够成功的研究。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是对系

统的整体进行的高层次的分析和设计。

5、对软件过分分解将导致()。

A、模块的独立性变差

B、软件开发的总工作量增加

C、接口的豆朵程度增加

D、以上三项都正确

标准答案:8

知识点解析:软件系统总是在系统整体的情况下体现出其功能的,如果对软件的分

解过度,将导致软件的各个模块缺乏功能特征,使其独立性变差。同时,由于过分

的分解,是接口等部分数量增加,开发工作量大量增加。而接口数量的增加,也是

复杂程度增加。因此选择D。

6、数据库中存储的内容是()。

A、表

B、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C、数据集合

D、数据血型的定义和数据字典

标准答案:2

知识点解析:数据库是由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数据环境产生的概念。数据库中存放的

内容就是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

7、()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实体模型

D、网状模型

标准答案:1

知识点解析:数据库中最早开始使用的数据模型是层次模型。

8、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一个M:N的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时,该关系

模式的关键字是()。

A、N端实体的关键字

B、M端实体的关键字

C、N端实体的关键字与M端实体的关键字的组合

D、重新选取其他关键字

标准答案:4

知识点解析:在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为了保证转换后的关键字能够对应

转换前的关系,一个M:N的联系转换需要选择N端实体的关键字与M端实体的关

键字的组合来作为关键字。

9、设R是一个关系模式,如果R中每个属性A的值域中的每个值都是不可分解

的,则称R属于()。

A、第一范式

B、第二范式

C、第三范式

D、BCNF

标准答案:1

知识点解析:根据范式的定义,R中每个属性的值或中的每个值都不可分解,R应

该属于第一范式。

10、要从某表文件中真正删除一条记录,应当()。

A、直接使用ZAP命令

B、先用DELETE命令,再用ZAP命令

C、直接使用PACK命令

D、先用DELETE命令,再用PACK命令

标准答案:8

识点解析:在SQL语句中,删除记录的命令是先用DELETE命令,再用PACK

命令,本题选择D是正确的。

II、在下列的SQL语句中,属于数据操作语句的是()。I.CREATE

II.SELECTIII.UPDATEI\.GRANTV.DROPVI.DELETEVTI.ALTER

V1U.INSERTIX.REVOKE

A、I、V、VI、VII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