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docxVIP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定位

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老年群体“医养需求叠加、健康问题复杂、服务体验敏感”的特征日益凸显。作为区域综合医疗中心,我院紧扣《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试行)》要求,以“尊重、关爱、便捷、专业”为核心,将“老年友善”融入医疗服务全流程,致力于打造“环境有温度、服务有精度、关怀有深度”的老年友好医疗场景,全年目标实现:老年患者满意度≥95%、老年综合征筛查率≥80%、多重用药管理率≥70%、无障碍设施覆盖率100%,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可及性”向“适配性”升级。

二、年度核心任务与实施路径

(一)理念先行:构建老年友善的组织与文化支撑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老年友善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医疗、护理、后勤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后勤保障科、人事科、质控科负责人为成员,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统筹协调资源,解决跨部门问题。

2.融入文化内核:将“老年友善”纳入医院文化建设,通过院周会、科室早会宣讲老年服务理念,比如开展“假如我是老年患者”主题讨论,组织医护人员体验“模拟老年生活”(佩戴老花镜、耳塞体验视听障碍,穿负重马甲感受关节负担),推动理念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二)空间适配:打造“无障碍+有温度”的就医环境

以“消除物理壁垒、降低行动成本”为目标,分阶段推进环境适老化改造:

门诊区域:第一季度完成门诊大厅防滑地砖更换(采用摩擦系数≥0.6的防滑材料),增设低位服务窗口(高度≤80cm)、可调节候诊椅(带扶手、软靠背);第二季度优化标识系统——将原有字体升级为微软雅黑36号以上,采用“红底白字”高对比度设计,关键位置(如挂号处、电梯、卫生间)增设语音提示(方言+普通话双版本);在门诊各楼层设置“老年休息区”,配备饮水机、急救箱、手机充电台,摆放老年健康手册。

住院区域:第三季度完成病房改造,将老年病房的床栏加高至50cm,床边安装可折叠扶手,卫生间加装助力扶手(横向+纵向双重支撑)、设置淋浴椅(带防滑吸盘),病房门口张贴“防跌倒提示”(用漫画形式展示“慢起慢坐、扶稳再走”)。

公共区域:第四季度完成院区道路坡道改造(坡度≤1:12),在停车场设置“老年专用车位”(靠近门诊入口,预留1.5米宽通道),入口处配备共享轮椅(带刹车、可折叠)、共享平车(带安全带),由导医台统一管理。

(三)服务重构:建立“全周期+个性化”的老年医疗模式

1.优化门诊服务流程:

开设“老年综合门诊”,由老年科医生、康复治疗师、临床药师联合坐诊,针对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多重用药”问题,提供“一站式”诊疗(含慢性病管理、用药评估、康复指导);

推行“老年优先”机制:门诊挂号、缴费、检查窗口设置“老年优先”标识,65岁以上老人无需排队,由导医引导优先办理;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陪诊服务”(由志愿者或导医陪同完成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全流程);

上线“老年专属服务通道”: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开设“老年版”界面(字体放大、功能简化),支持家属代挂号、在线咨询、报告查询,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保留现金缴费通道、人工挂号窗口。

2.强化住院服务内涵:

实施“老年综合征筛查”:所有住院老年患者(≥65岁)入院24小时内完成“跌倒风险评估、认知功能筛查(MMSE量表)、营养状况评估(MNA-SF量表)”,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如跌倒高风险患者佩戴“防跌倒手环”,床头悬挂“小心跌倒”标识,每小时巡视一次);

开展“精细化老年护理”: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推行“压疮预防套餐”(使用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一次、局部涂抹保湿霜);针对认知障碍患者,采用“记忆唤醒护理”(播放患者熟悉的音乐、展示老照片、用方言交流);

优化出院随访: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发放“出院指导卡”(大字版,含用药、饮食、康复注意事项),并加入“老年患者随访群”,每周发送一次健康提醒(如“降温了,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测血压”),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解答疑问。

3.拓展居家医疗服务:

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建立“医养联动”机制,第二季度推出“居家医疗服务包”,包括上门换药、静脉输液、导尿管更换、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吞咽障碍训练),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定期上门体检”(测量血压、血糖、心率,检查皮肤、口腔健康),由老年科医生制定“居家护理方案”,指导家属操作。

(四)能力提升:打造“专业+共情”的老年服务队伍

1.加强人才培养:

制定“老年友善服务培训计划”,全年开展4次专题培训(每季度一次),内容包括:老年医学基础知识(老年综合征识别、多重用药管理)、沟通技巧(如何与听力下降的老人交流——慢语速、大声量、用简短句子;如何与认知

文档评论(0)

A~下一站守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