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VS换电,电动车主能靠谁?.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充电VS换电,电动车主能靠谁?

就像有人喜欢自驾游的乐趣,有人偏爱高铁的便捷,车企需要的不是“站队”,而是各显神通——蔚来把换电技术开放给同行,特斯拉拼命建超充站,理想汽车则做了个“超充+加油”的双保险。至少在目前,面对3000万新能源车主的补能焦虑,国有足够空间容纳超充和换电发展。

满电出发时信心满满,服务区充电时左右为难。

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高速公路充电站再现“抢桩”奇观。有服务区充电队伍蜿蜒数百米,多车同时充电导致功率不足,更有站点搬出餐饮叫号系统管理排队。类似的新能源车假期充电笑话,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保留剧目。

截至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稳居全球榜首,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大关。但补能效率始终是新能源车主们最大的焦虑,也是横亘在行业面前的难题。

充电桩数量不足、充电速度缓慢的短板,在节假日出行高峰尤其严重:因为充电大排长龙,高速公路变身“充电停车场”是家常便饭,城市商圈充电位上演“抢车位大战”也不鲜见,用户对油电同速的期待愈发迫切。

如何解决里程焦虑?车企、电池厂商乃至整个行业都在头疼。单是换电和充电之间经久不衰的路线之争,就一直没有结果。

今年4月,在2025上海车展上,两条技术路径的捍卫者,就都拿出了看家本领,试图证明自己选的才是代表未来的康庄大道:一边是疯狂提速的超充阵营——比亚迪亮出“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闪充电池,星星充电的液冷超充设备则率先在海外市场落地;另一边是另辟蹊径的换电派,宁德时代携五大车企连推10款换电车型,25亿元换电站投资扩建计划同步启动。

补能效率的竞赛,本质上是对用户体验的争夺。超充派试图把充电时长压缩到喝杯咖啡的时间,换电派则想让补能过程比加油更利落。而解决补能焦虑,归根结底,是车企们在争夺未来新能源生态话语权。

油电同速不是梦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速度有多快?答案是和加油一样。

是的,油电同速如今在理论上已经不是梦。

今年3月,比亚迪率先投下一枚技术“深水炸弹”,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兆瓦闪充系统。按照比亚迪的说法,该系统功率至峰值时,1秒钟就能补充2公里续航,5分钟就能从35公里续航充到407公里续航。

一般情况下,传统燃油车进站加油平均要5-8分钟,而比亚迪的兆瓦闪充在10%-80%电量区间,硬是把充电速度提到了和加油一样的水平。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还不是补能技术目前的天花板,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充电速度的上限再一次被刷新——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不仅实现了1300千瓦的充电功率,更将续航里程提升至800公里。

虽然上述两种超充技术,仅在特定SOC区间(电池荷电状态)和标准测试环境下实现,但已让人们看到油电同速的曙光。

毕竟,续航曾是电动车主最担忧的事。早期电池技术不成熟,电动车因续航短、充电慢,被网友戏称为“电动爹”。甚至因充电桩不足以及波峰电费差价,北京的网约车司机曾经为省30元,大冬天凌晨4点起床抢桩。

而超充技术的飞跃,让这一困境逐步被破解。

自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落地首台V3超充桩以来,电动汽车补能效率便开始了一日千里的突破,从15分钟的快充电池,到充电S分钟续航200公里的超充,再到“一秒一公里”的闪充……更好更快地补能,已然成为车企新一轮的内卷竞赛。

除此之外,支持800V超充技术的车型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媒体报道,2023年800V车型的渗透率约为2%,而到了2024年1月,这一数据已经攀升至5.8%。目前,超充车型基本可以实现“充电S分钟,续航200公里”的目标,价格也逐渐下探至20万元甚至15万元的区间。

随着各地基础设施加速完善,“油电同权”也在逐步实现。数据显示,广东规划2025年将新建274座超级充电站,北京计划年底前建成1000座超级充电站,而深圳在2024年已经成为全国首个超充站数量超过加油站的城市。

相对地,加油站数量正在锐减。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加油站数量会从现在的11万座减少到9万座。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内,每五个加油站里就会有一个消失。

补能博弈,谁是未来?

从與论风向来看,受伤的似乎不止传统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补能领域,充电与换电两种模式仍在持续角力。此前,换电模式凭借高效的优势更受关注。以蔚来为例,其第四代站点已经能将补能时间压缩到2分24秒,同时“车电分离”的销售方案还能降低购车门槛。

不过,当换电模式的电池规格不统一、通信协议壁垒、建设和运营成本等问题亟待解决,超充技术的补能效率天花板不断抬升,再次掀起了人们对“换电有没有必要”的讨论。甚至有人断言,“现在就是换电模式退出之时”。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此次上海车展上,蔚来CEO李斌与媒体的问答环节成为焦点。众所周知,3分钟内换电,是蔚来的核心宣传点之一。而当被问及“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