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2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古诗鉴赏详解:王建《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docxVIP

无锡市2025年秋学期高三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古诗鉴赏详解:王建《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①

王??建

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

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

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

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

爱护出常数,稀稠看自知。

贫来缘未有②,客散独行迟。

[注]①唐朝时有官员出资修建民间书院,这些书院常以出资者命名。唐代举子如家贫不足以赁居长安,则多寓居书院、佛寺之所。②缘,《全唐诗》校注“一作‘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两句叙写了书院小竹的来历,“远”字写出移运的不易,诗尾则交代了从他处移栽的原因。

B.三、四句写养护小竹的具体表现,九、十句抒写养护小竹的个人感受,前后照应中流露出对小竹的重视。

C.七、八句从色、声两方面写小竹,暗含作者的人生思考,颇有后代佛书“闻声悟道,见色明心”的意味。

D.末两句隐有陶潜“抚孤松而盘桓”之意,传达出作者生活境遇虽然艰辛,但仍保持高洁和坚守。

16.第五、六句描写小竹,显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过程,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5.D

【解析】错在“稳妥创新传达出作者生活境遇虽然艰辛,但仍保持高洁和坚守”,诗人早年贫困未能栽种竹子,而今有种了,说明生活未必艰辛。

16.作者先被一片嫩绿色吸引,然后再发现这片嫩绿色呈现出卷曲的状态,据此判断它们是新长出的竹叶;之后他发现在夹杂在嫩绿色中的小片枯黄色挂在枝丫上,于是判断这是去年的旧枝。

【解析】每准确说明一句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

这片地方原本没有竹子,这些竹苗是从远方的山寺移栽而来。

过去一整年都在探寻养护的方法,每隔一天就记下该浇水的时辰。

新生的嫩叶裹着嫩绿蜷缩舒展,枯黄老枝上的残黄渐渐收敛褪去。

叶片历经寒冬颜色依旧青翠不改,风中竹叶轻响与清幽静谧格外相宜。

对这些竹子的爱护远超寻常花草,疏密相间的长势一看便知养护用心。

以前家中清贫没能栽种竹子,如今客人已散去,我独自在竹旁徘徊,迟迟不愿离去。

[赏析]

??王建这首五言律诗,以?“移竹”?为线索,将栽竹、养竹、赏竹的日常琐事写得情致盎然,既见护竹之勤,更藏爱竹之深,在清简笔墨中勾勒出文人与竹相伴的清雅意境。

??诗歌开篇?“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起笔平实却暗藏深意。“本无”?与?“远移”?形成对比,既点明竹子的由来,更见移栽之不易,为后文的悉心养护埋下伏笔。“山寺”?二字尤为精妙,既赋予竹子远离尘嚣的清逸气质,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品格的向往,让这丛新竹自登场便带着几分禅意与雅韵。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精华,将养竹之细、竹之神韵刻画得淋漓尽致。“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经年”言时日之长,“隔日”显用心之细,“求”与“记”两个动词,生动再现了诗人为养护新竹四处探寻、严谨记挂的情态,看似平淡的日常,却透着对竹子的珍视。“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色彩对比鲜明,“卷”字状新叶舒展之态,灵动鲜活;“收”字写残黄褪去之景,含蓄内敛,一放一收间,尽显竹子的生机与清雅。而下联“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则由形入神:寒冬不改的青翠,是竹子的坚贞品格;风中轻响与静谧环境的相融,是自然的和谐之美,既写竹之特质,也暗合文人所追求的坚韧与恬淡。

??尾联转抒情怀,将爱竹之情推向深处。“爱护出常数,稀稠看自知”,直白点出对竹子的偏爱远超寻常草木,而?“看自知”?三字又含而不露,以竹子疏密合宜的长势印证养护之功,质朴中见得意。末句?“贫来缘未有,客散独行迟”,追忆往昔清贫未能植竹的遗憾,更写如今客散后独自流连竹旁的沉醉,“独行迟”?三字意蕴悠长,既见对竹的不舍,也藏着文人独处时与竹为友的闲适心境,将个人情感与竹的清韵完美交融。

??全诗不事雕琢,以浅白语言写日常琐事,却于细微处见精神。竹子的青翠坚贞与诗人的清雅淡泊相互映衬,既赞美了竹子的品格,也流露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寥寥数语,将栽竹之艰、养竹之勤、赏竹之乐、爱竹之深层层递进,读来如品清茗,余韵悠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