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_T5120-2025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建设规范.docx

DB62_T5120-2025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建设规范.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CCSB05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975.1—2025代替DB64/T975-2014

引黄灌区麦后复种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总则

CodeofpracticeforwheatintercroppingintheYellowRiverirrigationarea—Part

1:generalprinciples

2025-09-12发布2025-11-11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64/T975.1—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4/T975-2014《引黄灌区麦后复种栽培技术规范》,与DB64/T975-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的内容(见第1章和2014版的第1章);

b)删除了“复种”“麦后复种”“种植模式”等术语和定义(见第1章和2014版的2.1、2.2、2.3);

c)更改了“作物品种生育期最适”“农艺操作最简化”“效益最大化”和“抢收抢墒抢早”(见第4章和2014版的3.1、3.2、3.3、3.4);

d)更改了“小麦复种种植模式”(见第5章和2014版的第4章);

e)增加了“小麦后复种作物及技术要求”等内容(见第6章);

f)删除了“小麦后复种主要作物”“直播和移栽的主要作物”“小麦后复种部分主要作物栽培基本技术要素”等章节内容(见2014版的第4、5、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永宁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利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自清、朱志明、杨飞、刘春光、杨自建、赵志伟、杨晓婉、黄玉峰、屠岩峰、马金国、陈晓军、王瑞。

本文件于2014年首次发布为DB64/T975-201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64/T975.1—2025

II

引言

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技术的发展,2014年制定的《引黄灌区麦后复种栽培技术规范》主要栽培品种、栽培方式、病虫草害防控及水肥管理等环节发生了变化,原规程中的部分技术内容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进一步规范标准化生产技术,充分发挥规程的大田生产指导作用,推动区域内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特修定《引黄灌区麦后复种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总则》,新规程主要基于“粮菜、粮饲、粮油、粮粮”4类复种技术模式,每种模式下又包含不同复种作物,而划分为系列规程,拟由4部分组成。本次修订的内容为第1部分:总则。主要阐述麦后复种基本原则、复种模式和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旨在规范麦后复种蔬菜、饲草、粮食、油料等作物栽培技术原则。

——第2部分:油用向日葵。旨在规范麦后复种油用向日葵栽培技术。

——第3部分:梅豆。旨在规范麦后复种梅豆栽培技术。

——第4部分:花椰菜。旨在规范麦后复种花椰菜栽培技术。

DB64/T975.1—2025

1

引黄灌区麦后复种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总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引黄灌区麦后复种其它作物的技术种植原则、种植模式、小麦后复种作物及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引黄灌区灌排水有保障、无盐碱危害或危害较轻、肥力中上等的壤土地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小麦复种技术原则

4,1因地制宜

根据市场需求、劳动力资源、前茬小麦收获时间、后作复种时间、种植方式、灌溉条件、合理轮作倒茬等种植技术基础及要求,选择适宜的麦后复种作物和种植模式,精心规划、合理安排。

4.2品种适宜

前作小麦成熟收获后,复种后作选择生育期50d~110d直播或移栽,能够在10月中旬达到产品安全收获标准的作物品种。

4.3技机融合

前作小麦和后作在整地、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田间作业环节应最大限度的利用机械化操作、减少农艺操作程序,既满足当前状况,又兼顾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

4,4效益最大

投入与产出比相对合理。即人工、化肥、农药等生产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两茬的产品或产值明显高于单季作物。

4.5抢收抢早

前作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或种植早熟小麦品种,为后作种植提供生长时间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