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粉仓储管理制度.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漂白粉仓储管理制度

作为在化工仓储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仓库”,我太清楚漂白粉这种看似普通的化工品背后藏着多少风险。记得刚入行时,带我的师傅蹲在仓库门口抽了根烟,跟我说:“小周,你记着,漂白粉不是普通的白粉,它是会‘发火’的宝贝。管好了,它是消毒杀菌的好帮手;管不好,就是车间里的定时炸弹。”这句话我记了十几年,也用这十几年的经验攒出了一套“管粉经”。今天就跟大伙儿好好唠唠,这漂白粉的仓储管理到底该怎么抓。

一、为啥要盯着漂白粉的仓储管?先摸透它的“脾气”

要管好漂白粉,得先懂它的“性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这东西看着是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可性子烈得很。我给大伙儿掰扯几个关键特性:

第一,怕潮怕水。次氯酸钙遇水会分解,生成次氯酸(HClO)和氢氧化钙(Ca(OH)?),要是水量多了,次氯酸还会进一步分解成盐酸(HCl)和氧气(O?),这过程会释放大量热量。有回仓库漏雨,一垛漂白粉被淋了角,结果包装鼓得像气球,打开时“嗤”地冒白烟,把搬运工吓得差点扔了货。

第二,怕热怕晒。温度超过30℃,漂白粉的分解速度会明显加快;要是碰到40℃以上的高温,那简直是“火上浇油”,分解产生的氯气(Cl?)毒性大,浓度高了能让人咳嗽、胸闷,严重的还会肺水肿。

第三,怕“交朋友”。漂白粉是强氧化剂,要是和有机物(比如纸张、油污)、还原剂(像硫化物、活性炭)或者酸类物质混一块儿,容易发生剧烈反应,轻的是失效,重的可能起火甚至爆炸。前两年有个仓库把漂白粉和尿素堆一块儿,结果堆垛中间发热,差点引发火灾。

这些特性决定了漂白粉的仓储绝对不能“粗放式管理”。它就像个敏感的孩子,环境稍微不对付就会“闹脾气”,而我们的职责就是给它营造个“舒服又安全”的家。

二、从“住”“进”“管”“出”全流程卡死,把风险关进制度的笼子

(一)先给漂白粉“挑个好房子”——仓储环境的硬指标

仓库的选址和建设是头道关。我见过最“离谱”的仓库:建在低洼处,一下雨就积水;窗户用普通玻璃,夏天太阳直晒;地面是水泥地,还带着裂缝。这种仓库别说存漂白粉,存啥都危险。

选址与建筑要求

仓库要选在地势高、排水好的地方,周边50米内不能有居民区、学校、河流这些敏感区域。建筑得是单层或者低层(最好不超过两层),屋顶要做隔热处理,墙面用防火材料(比如混凝土或砖墙),窗户必须装遮阳棚和防暴膜,避免阳光直射。地面要做防腐处理——用环氧树脂或者耐酸砖铺,有裂缝的地方得及时修补,防止漏液渗透。

温湿度控制

仓库必须装温湿度监控系统,温度得常年控制在25℃以下(最高不超过30℃),湿度不超过75%。夏天热的时候,得开空调或者排风扇降温;梅雨季湿度大,要开除湿机。我以前管的仓库配了两台工业除湿机,每天早晚各记一次温湿度,记满了三个本子,就为了摸清楚不同季节的温湿度变化规律。

通风与隔离

仓库得有强制通风系统,换气次数每小时至少8次。通风口要装活性炭过滤装置,防止氯气泄漏到外面。更关键的是“隔离存放”——漂白粉必须单独存,不能和有机物、酸类、还原剂混放,垛与垛之间留1米以上的通道,垛离墙、离顶至少0.5米。我见过最危险的情况是把漂白粉和油漆堆一块儿,油漆里的有机溶剂挥发后,和漂白粉起反应,差点酿成大祸。

消防与防护

仓库必须配干粉灭火器(别用泡沫的,含水)、沙土箱(用来覆盖泄漏物),还要在门口装洗眼器和冲淋装置——万一有粉末溅到眼睛或皮肤上,能第一时间处理。墙上得挂“氧化剂”“有毒”“禁止烟火”的警示标识,字体要大,颜色要显眼,让每个进门的人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进门”不是小事——入库验收的“三查三对”

入库环节最容易出漏洞。我刚当主管那会儿,有批货没仔细验,结果卸完货才发现包装破了个洞,粉末撒了一地,收拾了半天才弄干净,还被领导狠批了一顿。后来我们总结出“三查三对”法,再也没出过这种事儿。

查包装

首先看外包装是否完整:编织袋有没有破洞、缝线有没有开,铁桶有没有锈蚀、密封盖是否拧紧。要是发现包装破损,直接拒收——别想着“凑合用”,破个小口就可能漏粉,漏粉就可能潮解,潮解就可能出事儿。

查标识

每袋(桶)漂白粉必须有清晰的标签,上面得有“次氯酸钙”“氧化剂”“有毒”等字样,还有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信息。我碰到过标签模糊的货,问送货员“这是哪产的?”他支支吾吾说不上来,这种货坚决不能收。

查质量

随机抽样检查:取少量样品,看颜色是不是灰白色(发黄可能是受潮了),闻着有没有刺鼻的氯味(没味道可能是失效了)。条件允许的话,测一下有效氯含量——正常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在28%-35%之间,低于25%就不合格,存着也没意义。

“三对”是对数量、对单据、对批次。送货单上的数量要和实际到货一致,单据上的生产批号要和包装上的一致,不同批次的货要分开堆垛——方便后续“先进先出”管理。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