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灭活疫苗(P3株)接种指南.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乙脑灭活疫苗(P3株)接种指南

作为从事疫苗接种工作十余年的基层防疫人员,我常被家长问起:“乙脑疫苗到底有多重要?”“灭活和减毒有啥区别?”“孩子打完针发烧该咋办?”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健康的深切牵挂。今天,我们就围绕“乙脑灭活疫苗(P3株)”展开,从“为何要打”“谁该打”“怎么打”到“打后要注意什么”,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清楚这枚“健康盾牌”的故事。

一、乙脑与疫苗:理解“防”的意义

要明白乙脑疫苗的重要性,首先得了解乙脑本身。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我记得有一年夏天,社区里有个3岁男孩被蚊子咬后持续高烧、抽搐,最后确诊乙脑,虽抢救过来却留下了肢体障碍——这就是乙脑的可怕之处:它不仅发病率在夏秋季节(蚊虫活跃期)高发,更因70%-80%的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且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20%-30%,幸存者中约30%会留下智力减退、癫痫等后遗症。

正是因为乙脑的高危害性和对儿童的“针对性”,我国自2008年起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要求适龄儿童应种尽种。而乙脑灭活疫苗(P3株)作为其中一种选择,其“灭活”二字意味着疫苗中的乙脑病毒已被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失去致病能力但保留抗原性,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却不会让接种者感染乙脑。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P3株”的意义。P3株是我国自主筛选的乙脑病毒标准毒株,经过数十年研究验证,其免疫原性(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和安全性都经过了严格评估。简单来说,用P3株生产的灭活疫苗,就像给人体“看”了一张乙脑病毒的“照片”,身体记住这张“照片”后,真病毒来袭时就能快速识别并消灭它。

二、谁需要接种?接种程序怎么定?

(一)适用人群:覆盖重点,兼顾特殊

乙脑灭活疫苗(P3株)的核心目标人群是乙脑病毒感染高风险者,具体包括:

适龄儿童:这是最主要的接种群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儿童需在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次基础免疫,部分地区会根据流行情况在6周岁时加强1剂次。

重点地区人群:乙脑流行区(如我国大部分农村及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尤其是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的成人或流动人口,也建议接种。我曾遇到一位从外地来打工的大叔,因小时候没打过乙脑疫苗,在夏秋季被蚊子咬后担心感染,主动来接种——这种防范意识值得肯定。

特殊暴露人群:如兽医、养猪场工作人员(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宿主之一)、林业工作者(野外蚊虫密集)等,因职业原因接触蚊虫或宿主动物的概率更高,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

(二)接种程序:时间与剂量的“精准把控”

接种程序是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数据验证的“最优解”,随意调整可能影响免疫效果。具体来说:

基础免疫:8月龄接种第1剂,与第2剂的间隔至少7-10天(不同生产企业可能略有差异,以疫苗说明书为准);2周岁时接种第2剂。之所以选择8月龄,是因为小婴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在6个月后逐渐消失,8月龄时体内抗体水平已不足以抵抗病毒,此时接种能及时“补防”。

加强免疫:部分地区(如乙脑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会在儿童6周岁时接种第3剂,目的是唤醒“记忆细胞”,提升抗体水平,延长保护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接种部位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儿童可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单剂次剂量为0.5ml(具体以疫苗包装标注为准)。接种前医生会核对疫苗信息,家长也可主动确认——这是对自己和孩子负责的表现。

三、哪些情况不能接种?接种前后要注意什么?

(一)禁忌与暂缓接种:安全底线不能破

疫苗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以下情况需严格避免接种或暂缓接种:

绝对禁忌:对疫苗中任何成分(如甲醛、灭活剂、P3株病毒抗原等)过敏者;既往接种乙脑灭活疫苗(P3株)后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者。曾有位家长说孩子之前打其他疫苗出过皮疹,这时候需要医生评估是否为过敏体质,而不是直接拒绝接种。

暂缓接种:

急性疾病期:如正在发烧(体温≥37.5℃)、患肺炎、腹泻等,需等症状消退、身体恢复后再接种;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哮喘急性发作、癫痫频繁发作等,需控制稳定后再接种;

免疫功能缺陷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灭活疫苗相对安全,但具体情况需个体化判断)。

(二)接种前:做好准备,减少担忧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能让整个过程更顺利。家长可以这样做: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提前检查孩子是否有发烧、皮疹、腹泻等不适,如有需告知医生;

回忆过敏史:包括食物、药物、既往疫苗接种后的反应,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非常重要;

穿宽松衣物:方便露出接种部位,减少孩子的紧张感;

安抚情绪:对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提前告诉他“打针会有点疼,但像被小蚂蚁咬一下,很快就好”,减少恐惧心理。

(三)接种后:观察与护理,守护安全

接种后30分钟内留在接种点观察,是最关键的“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