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活跃期个人防护要点.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蚊虫活跃期个人防护要点

每年天气转热后,蚊虫便开始频繁活动。作为从事公共卫生防护工作十余年的从业者,我太清楚被蚊虫骚扰的烦恼——夜间耳边的嗡嗡声让人失眠,裸露皮肤被咬出红肿的包,更关键的是,蚊虫还是登革热、乙脑、疟疾等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尤其是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蚊虫活动期延长、活动范围扩大,做好个人防护已不仅仅是“防痒”这么简单,更是守护健康的必要举措。接下来,我将从环境治理、物理防护、化学防护、特殊人群照护及应急处理五个维度,结合实际工作中常见问题,为大家详细梳理防护要点。

一、从源头阻断:环境治理是蚊虫防护的“第一步棋”

很多人觉得防蚊就是喷点药水、挂个蚊帐,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蚊虫的繁殖离不开水。一只雌蚊一生能产千余枚卵,而这些卵必须在水中才能孵化成幼虫(孑孓)。因此,清除室内外各类积水,相当于直接破坏蚊虫的“繁殖基地”,是成本最低、效果最持久的防护手段。

我在社区做消杀指导时,常遇到居民困惑:“家里挺干净的,怎么还有蚊子?”仔细检查后,问题往往出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水洼”里:阳台花盆托盘的积水、废旧轮胎里的雨水、卫生间角落的积水瓶、空调冷凝水接水盘、厨房水槽下的漏水、庭院中未倒扣的水桶……甚至有些家庭为了美观,在客厅摆了水培植物,却长期不换水,叶片遮挡下的水面成了蚊子的“温床”。

具体该怎么做?可以按照“查、清、改”三步来:

第一步“查”:每周至少一次检查室内外所有可能存水的容器。重点关注阳台、厨房、卫生间、庭院角落等潮湿区域,连盆景底部的托盘、废旧易拉罐、玩具水坑都别放过。我曾在某户居民家的阳台发现,一个废弃的泡沫箱里积了半箱雨水,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孑孓。

第二步“清”:对所有能倾倒的积水容器,直接倒净并擦干;对水培植物,每3-5天换一次水(换水时记得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避免残留虫卵);对无法倾倒的积水(如消防水池、景观水池),可投放生物灭蚊剂(如苏云金杆菌H-14),既能灭幼虫又不污染环境。

第三步“改”:改造容易积水的结构。比如将废旧轮胎钻孔或倒置存放,给空调冷凝水管道加装引流管,把庭院里的竹筒、树洞用泥土填实,地漏选用防臭防虫型(带水封或自动闭合结构)。我见过最“硬核”的案例是一位老人,把家里所有花盆托盘都换成了带漏水孔的款式,彻底杜绝了积水可能。

二、构建“防护屏障”:物理防蚊是最安全的“硬手段”

环境治理能减少蚊虫数量,但无法完全杜绝。这时候就需要物理防护来“查漏补缺”。物理防蚊的核心是阻断蚊虫与人体的接触,特点是安全、无化学残留,尤其适合孕妇、婴幼儿等敏感人群。

(一)居家防护:门窗、蚊帐是“第一道防线”

首先是门窗防护。安装细密的防蚊纱窗(建议选择16-18目/英寸的金属或纤维网,蚊虫难以穿过)是最基础的操作。我常提醒居民:“纱窗要定期检查,哪怕破个小指甲盖大的洞,蚊子都能钻进来。”如果家里有老人习惯开窗通风,可以在窗户上加装纱帘,或者使用磁条式纱窗(开关方便且闭合紧密)。

其次是蚊帐。很多年轻人觉得蚊帐“老土”,但它的防蚊效果堪称“天花板”——只要蚊帐没有破洞,蚊虫根本无法接触人体。选购时建议选加密网眼(180-200目)的白色蚊帐(深色容易藏蚊子),优先选择支架式(比吊床式更稳固)。我见过最聪明的用法是一位妈妈,把婴儿床蚊帐的底部用床单压在床垫下,彻底封死缝隙,宝宝睡得特别安稳。

(二)外出防护:衣物覆盖+随身工具是“移动保护伞”

外出时,尽量穿长袖上衣、长裤(浅色更佳,蚊虫对深色更敏感),袜子要过脚踝,避免皮肤裸露。如果是去草丛、湖边等蚊虫密集区,还可以把裤脚扎进袜子,或者穿防蚊裤(部分品牌会在面料中添加驱虫剂)。

随身可携带折叠式蚊拍(轻便款)、防蚊手环(需注意选择含有效成分且正规厂家生产的),但最实用的是便携帐篷或折叠纱罩。我带孩子去公园野餐时,会支起一个儿童防蚊帐篷,里面铺上地垫,孩子在里面玩耍完全不用担心蚊子。

三、科学使用“化学武器”:驱蚊产品的“正确打开方式”

物理防护虽好,但在蚊虫密度极高的环境(如雨后的丛林、农村菜地),或者需要长时间暴露(如夜间值班、户外露营)时,合理使用化学驱蚊产品能显著提升防护效果。不过,化学驱蚊剂的选择和使用有很多讲究,用对了是“保护盾”,用错了可能适得其反。

(一)认准有效成分,避开“智商税”产品

目前经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证实有效的驱蚊成分有四种:

避蚊胺(DEET):最经典的驱蚊成分,对蚊虫、蜱虫等都有效,防护时间4-8小时。但需注意: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12岁以下儿童使用浓度不超过10%,成人不超过30%(高浓度可能刺激皮肤)。

派卡瑞丁(Picaridin):刺激性比避蚊胺小,适合敏感肌,防护时间4-6小时,2个月以上婴儿可用(需咨询医生)。

驱蚊酯(IR3535):对皮肤温和,防护时间2-4小时,适合儿童和孕妇(但需选择浓度≤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