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梵语巴利语》专业题库—— 梵语巴利语文学翻译实践案例.docxVIP

2025年大学《梵语巴利语》专业题库—— 梵语巴利语文学翻译实践案例.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大学《梵语巴利语》专业题库——梵语巴利语文学翻译实践案例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题目一:

请将以下出自《罗摩衍那》的梵语选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apivanevāsaterāmena??ubherājaputra?|

sahavanerāmena??ubhevānarai?saha||

请翻译时注意句子的语序和其中蕴含的情感。

题目二:

阅读以下巴利语选段,并回答问题:

Bhikkhave,atthikhopana,bhikkhave,vacodīgha?vacocakurūpa?vacocakhattiya?vacocagahapati?vacoca.bhikkhave,tassavacodīgha?vadeyya,tassavacokurūpa?vadeyya,tassavacocakhattiya?vadeyya,tassavacocagahapati?vadeyya.

请解释此段文字的含义,并分析其中“voco”一词的用法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变化。

题目三:

tasyahetu?sa?sāre?a?mārga?|apicate?a?vartamānopinatatkhaluvijānāmi|

sa?sāra?canavijānāmimārga?canavijānāmi|

请翻译这段文字,并简析其可能表达的哲学思想或人生感悟。在翻译时,思考如何处理“mārga?”这一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汇。

题目四:

假设你正在翻译一段描述印度教祭祀仪式的梵语文献片段,其中出现了以下词汇和短语:

*homa?:(名词)烧祭

*mantra?:(名词)咒语

*ācārya?:(名词)圣者,导师

*pātra?:(名词)盘子,通常指盛祭品的盘子

请根据这些词汇,自行构建一个简短的(约50-80字)梵语段落,描述一个祭祀场景,并请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时,注意选择能够准确传达宗教文化色彩的词语。

试卷答案

题目一答案:

(现代汉语翻译)他在森林里,啊,罗摩啊,被宣告为王子;他在森林里,啊,猴子们,被宣告为王子。(或:罗摩啊,王子之名他在森林里被宣告;罗摩啊,猴子们,王子之名他在森林里被宣告。)

题目一解析思路:

此题考察对简短梵语诗性语句的翻译能力。首先需识别句式结构,这里使用了“api...api...”的强调结构,意为“也...也...”或“同样...同样...”。vane意为“在森林里”,“rāmena??ubhe”意为“被宣告为罗摩”(“rāma”+“na??ubha”意为“被命名为罗摩”),rājaputra?意为“王子”,“saha”是常用的连接词,带有感叹或强调意味,可译为“啊,...”。第二个句子结构类似,将重点放在“vānarai?”(猴子们,复数)上。翻译时需注意保持原文的节奏感和略带悲情的语调,同时确保汉语表达流畅自然。语序上,梵语主谓宾结构有时与汉语不同,需调整语序以符合汉语习惯,同时保留“罗摩”和“王子”的强调。

题目二答案:

(含义解释)比丘们,要有长言,也要有短言,要有粗言,也要有细言。

(voco用法分析)voco在巴利语中意为“语言”、“言辞”、“说话”。在此段中,它以不同的形式(dīgha?,kurūpa?,khattiya?,gahapati?)出现,分别修饰不同的对象(长言修饰“voco”,短言修饰“voco”,以此类推)。这里的用法展示了“voco”作为核心名词,通过与不同形容词结合,指代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言语行为或言辞本身。它强调了修行者(bhikkhave)需要具备与不同对象(长者、商人、居士等)沟通时所需的不同说话方式和言辞。

题目二解析思路:

此题旨在考察对巴利语基本词汇在特定语境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首先,需要逐句翻译并理解文意。“Bhikkhave,atthikhopana...”意为“比丘们,有...”或“应该有...”。“voco”是核心词,意为“言语”或“说话”。“dīgha?vaco”意为“长言”(指话说得长远、详细或尊敬地),“kurūpa?vaco”意为“粗言”(指粗俗、不礼貌的言辞),“khattiya?vaco”意为“细言”(通常指温和、细致的言辞),“gahapati?vaco”意为“对在家人的言辞”(指对俗世人士说话的方式)。理解这些修饰语是关键。其次,分析“voco”的用法,观察到它在句子中作为核心词,被不同的形容词修饰,构成不同的复合词,指代不同类型的“言语”。这体现了巴利语通过修饰词限定核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