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专项训练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基础积累

1.《望庐山瀑布》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描写的是________瀑布的景象。

2.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古诗《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赠汪伦》一诗中,诗人李白称赞朋友汪伦用“________,________”来送别,表达了对友谊的深厚情谊。

5.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

*“春去花还在,________。”

*“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理解与欣赏

6.阅读古诗《山行》,完成下列问题。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季的景色,诗人最爱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2)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阅读古诗《夜宿山寺》,回答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更上一层楼”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8.比较《草/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和《春晓》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诗分别体现了小草怎样的特点?诗人的情感有何不同?

三、背诵与运用

9.请将《江南可采莲》这首诗完整地写出来。

10.你还知道哪些与“送别”或“思念”相关的古诗?请写出其中一首的题目和作者,并抄写全诗。

---

试卷答案

1.唐;李白;庐山

2.描绘了一座横跨在小桥上的房子,旁边有潺潺流动的溪水和绿树环绕的村庄,画面宁静优美。

3.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情感。

4.千里江陵一日还;孤帆远影碧空尽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人来鸟不惊;飞流直下三千尺

6.(1)秋;枫林晚的景色;霜叶比二月的花更红,景色更美,令人喜爱。

(2)诗人感受到了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7.(1)描绘了夕阳西下,阳光依傍着山峦渐渐消失,黄河奔流入海的壮阔景象。

(2)比喻要取得更大的成就或达到更高的境界,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站得更高。

8.《草》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人情感是赞美小草的坚韧。《春晓》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易逝的惋惜之情。

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0.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

1.考察对《望庐山瀑布》作者、朝代及诗句内容的识记。

2.考察对《江南可采莲》中“小桥流水人家”诗句画面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3.考察对《静夜思》中核心诗句所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

4.考察对《赠汪伦》中表达友谊深厚情谊的诗句的识记。

5.考察对古诗名句的默写记忆能力。

6.(1)考察对《山行》所描绘季节、诗人喜爱之景及其原因的理解。需要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识别季节特征(寒山、霜叶),并理解诗人情感所在(爱枫林晚)。

(2)考察对《山行》所表达情感的把握。需要学生体会诗人对秋景的赞美以及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精神。

7.(1)考察对《夜宿山寺》前两句所描绘景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需要学生抓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展现的壮丽景色特征。

(2)考察对《夜宿山寺》中“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含义的理解和引申能力。需要学生明白其字面意思和在生活中的比喻义。

8.考察对两首古诗中关键诗句含义及诗人情感的比较分析能力。需要学生分别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的生命力,“花落知多少”体现的惋惜之情,并对比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9.考察对《江南可采莲》这首诗的背诵默写能力。

10.考察学生对与“送别”或“思念”主题相关的古诗的积累和迁移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回忆并写出符合主题的诗题、作者及全诗。

文档评论(0)

137****81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