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合并焦虑及抑郁的研究进展2025.pdfVIP

炎症性肠病合并焦虑及抑郁的研究进展2025.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炎症性肠病合并焦虑及抑郁的研究进展202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组累及胃肠道的

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

和克罗恩病(CrohrTsdisease,CD)O现有研究认为IBD是遗传易感性、

环境暴露、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反应失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

由于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且尚无治愈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焦虑和抑郁成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IBD患者疾病严

重程度更高,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也会增加[2]。国际共识指出,当患者

确诊、出现新症状或症状加重时,临床医生应考虑有关焦虑、抑郁和心理

应激的症状或诊断[3oIBD患者的心理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就IBD

合并焦虑及抑郁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潜在机制及治疗方法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

进展进行回顾,为临床提供参考。

一、IBD合并焦虑及抑郁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IBD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的患病率较高。2021年一项Meta分析纳入

23个国家的30118例IBD患者,发现IBD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的总

体患病率分别为32.1%和25.2%[4o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包含2478

例IBD患者,发现分别有35.1%和25.5%IBD患者存在轻度焦虑和中重

度焦虑;28.6%和29.7%患者存在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5]。IBD患

者比普通人群的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的发病率更高。加拿大一项回顾性队列

研究发现,与一般人群相比,IBD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增加39%,抑

郁症的发病率增加58%[6o基于英国生物库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

平均13.3年随访期间,IBD患者抑郁症的累计发病率为8.2%,与非IBD

患者相比,IBD患者抑郁症的风险增加56%[7O

IBD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症状有多种因素参与,Meta分析结果显示,女

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OR=1.乙95%CI:1.2~2.3)和抑

郁症状(OR=1.3,95%CI:1.0~1.8),活动期比缓解期更容易出现

焦虑症状(OR=2.5,95%CI:1.5-4.1)和抑郁症状(OR=3.1,

95%CI:1.9~4.9)[4]。此外,中国IBD患者的队列研究还观察到

初次就诊是IBD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5oNavabi[8

报道吸烟、手术史、肠外表现均与IBD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密切相关。总

之,女性、新发疾病、疾病活动度、吸烟史、手术史和肠外表现不同程度

影响IBD患者情绪,通过识别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将有利于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IBD合并焦虑及抑郁的潜在机制

遗(一传)易感性

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GWAS)

揭示了包括IBD在内的胃肠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存在普遍显著的全基

因组遗传关联和遗传重叠,例如在IBD和重度抑郁症之间鉴定出lq31.3

(DENND1B)、5q33.3(AC008703.1)多效性位点[9]。Shaw

[10]利用IBD的GWAS数据分析发现IBD、CD和UC与焦虑、抑

郁之间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性。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揭示了IBD与情绪障碍

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UC的遗传易感性与焦虑症风险增加相关(OR=

1.071,95%CI:1.009~1.135),而CD的遗传易感性与焦虑无显著

关联,同时未发现焦虑的遗传易感性与uc或CD有关[11]。尽管IBD

遗传易感性与抑郁风险的关联不显著,但抑郁症遗传易感性与IBD(OR

=1.20,95%CI:1.05~1.36)风险增加有关[12]。我国台湾地区数

据库的平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11年随访期间,相比于健康对照组,IBD

患者(aOR=9.43,95%CI:6.43-13.81)和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

中(aOR=1.82,95%CI:1.14-2.91)出现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反之,抑郁症患者(OR=1.87,95%CI:1.07~3.26)和未受影响

的兄弟姐妹中(OR=1.69,95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