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书信体学生写作讲评》导学案.pdfVIP

高二语文《书信体学生写作讲评》导学案.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信体学生写作评讲》导学案

一、例文参考

例文1

忧天下之忧,方能乐天下之乐

尊敬的主编:

您好!我不久前得知自2020年秋季开始,高一的新生将换用新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作

为一名毕业在即的高三学生,我已然无法在课堂上学习感受这套教材。但我希望能看到学弟

学妹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收获责任的意识与担当,能忧天下之所忧,后乐天下之所乐。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里,我深有体会。徜徉于班外长廊,向内望去,所见之景皆是一

颗颗深埋的头颅与一支支挺立的笔杆。学习的最终目的和唯一目的仿佛都只是成绩与分数,

学外之事置若罔闻。“两耳不闻窗外事”就是学习的条件吗?答案是否定的。“一心只读圣贤

书”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家国观念的淡泊和责任感的缺失。

光绪二十一年的春天,二十余岁的梁启超同众多考生一样进京赶考。赶考途中,正巧得

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梁启超选择的不是继续他的科举之路,而是毅然决然地

发动“公车上书”,要求拒签合约。于梁启超而言,他的学习是基于国家安康的情境下的学

习,他的学习更是为了家国太平而选择的学习,他所怀揣这的,是一颗家国之心;所思考的,

是“少年强则国强”的境界。

如若成为梁启超、康有为之辈,家国情怀之外的,不可或缺的就是刚强的英雄气概。不

得那上书的执意,怎得变革的决心?如果说家国情怀是起因,那么英雄情结就是条件。我们

不光需要学习刘邦的狡黠与智谋,更要学习项羽的魄力与胆识。一个人身上所承担着的,并

不只是一躯血肉,更是责任与信仰。若为等闲之辈,那一句响彻华夏大地的“无颜面对江东

父老”又从何而来?

兼备有国家的信念与英雄的风范,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念,才能收获“一日看尽长安花”

的成功。

忧尽天下只忧,得遍天下之乐。

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谨愿对您能有所帮助,愿我们的课本上能多那么一份刚烈。

辛昇

2020年3月13日

例文2.

传古溯源,创新启智

广州一考生

尊敬的高中语文教材主编:

您好!

听闻2020年秋季将采用新编语文教材,但编写中单元主题与作品选用仍未定案,作为即

将毕业的高三学子,我认为,结合旧版课文与新时代立德树人要求,选择“文化传承”与“思

辨创新”不失为明智之举。传古以溯源,创新以启智,正是发挥教材熏陶性灵的目标的落脚

之处。

语文教材,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折射,是教育任务、家国期许的载体。优秀的语文教材,

对高中生养成良好品格,具有深浸意远、影响悠长的作用。新时代立德树人,无论是对人才

的内蕴还是实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中生厚植于悠远文化传统,启智实践于科技生

产、文艺创造之巅,是语文教材的核心任务,应在其中鲜明表达。

第二段结合语文教材在新的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论述这两个单元主题对“高中生

养成良好品格”的积极影响,为下文分层展开详细论述张本。)

作为新教材,不变的核心任务之一仍应是延续文脉,丰富内蕴,陶冶性灵。旧时的语文

教材,为我们高中学子带来了岳阳楼之壮美、小石潭之清冽乃至天姥山之瑰奇。正如钱穆先

生所言,国之史乃是国家存在之生命,新教材也应延续这一风格,让新的高中学生得以在文

史的长河中溯源,在鲜活的文脉上与中华文化一同呼吸。承古之文化精髓,以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的君子,以优秀教材延伸华夏之文脉,云胡不喜?

响应新时代的立德树人要求,还应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以其培育学生品格的突出作用,

作为培育学生创新理念的一大助力。在旧版教材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的大胆创新,

庄子与其友临溪观鱼之思辨,都使我对思辨创新深深着迷。相应的,新设“思辨创新”单元,

在课堂讲解、师生互动与优化练习中为高中学子培养思辨之德、创新之智,正是对立德树人

的新诠释。当今的中国,是玉兔踏月,是天宫辉熠,是长桥卧波,更是登巉岩、小天下之国

际新极。屠呦呦名传海外,林鸣提振国家自信,外交部言辞犀利思维敏锐……值得选入的优

秀文章事例太多,但都传递着培养思辨能力、呼唤创新人才的时代心愿。新教材欲立德树人,

思辨创新不可或缺,这即是核心之二。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厚植文化传承,宣传思辨创新,培君子,育人才,是新教材

文档评论(0)

至善策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文件问题或需求请留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