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贸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VIP

2025年工贸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工贸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深刻汲取近期事故教训、守牢安全底线的迫切需要。刚才,大家观看了《血的警示——2025年工贸行业典型事故纪实》专题片,片中3起伤亡事故的现场画面、家属的哽咽陈述、企业负责人的懊悔反思,相信每一位同志都深受触动。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清醒认识当前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活动,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风险隐患排查、本质安全提升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1-10月,全省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7%和21.3%,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事故总量持续保持低位。但也要看到,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稳”的基础不牢、“进”的动力不足、“险”的因子仍在:一是较大事故反弹明显。1-10月发生较大事故3起、死亡11人,同比分别上升50%和46.7%,其中2起涉及有限空间作业,1起涉及涉爆粉尘场所违规动火;二是重点领域隐患突出。机械制造企业机械伤害、冲压事故占比达32%,建材企业高温熔融金属泄漏风险点较去年增加15%,轻工企业有限空间底数不清、标识缺失问题仍有30%的企业存在;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虚化。近期省厅暗查的87家企业中,45家存在安全培训“走过场”(12家的培训记录为代签),32家安全投入未达到规定比例(某家具厂近三年安全设施改造仅投入12万元,不足年利润的0.5%),19家应急预案未开展实战演练(某纺织厂去年预案演练记录显示“全员参与”,但现场视频仅8人到场)。

特别要指出的是,10月28日XX市XX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的中毒窒息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具有典型性:该企业将一处长期闲置的污水沉淀池(深度4.2米)作为一般作业点管理,未按有限空间辨识标准纳入台账;10月27日设备检修时,作业人员未佩戴呼吸器、未检测氧气浓度(实际仅16%),盲目下池清理淤泥,导致2人中毒;企业现场负责人发现异常后,未启动应急程序,先后组织4人违规施救,最终造成4死2伤。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前未检测、未通风、未防护,但更深层次是企业安全管理“上热下冷”——主要负责人长期未参加安全培训(近三年仅2023年参加过1次线上学习),安全管理制度10年未更新(仍沿用2015年版本,未涵盖有限空间“七不准”要求),一线员工甚至不知道“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基本规程。类似问题,在今天参会的企业中是否存在?需要大家会后认真自查。

二、深刻剖析事故背后的根源,坚决破除“看客心态”和“侥幸心理”

从近年来事故分析报告看,90%以上的事故都是责任事故,根源在于“四个不到位”:

一是政治站位不到位,红线意识树得不牢。部分企业负责人把“安全第一”当口号,算经济账多、算政治账少。某造纸企业负责人在政府约谈时说“安全投入影响今年上市计划”,结果3个月后因污水处理池硫化氢中毒事故被刑事立案;某建材企业为赶订单,连续3个月取消设备检修,最终因高温管道长期超压导致爆炸。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安全生产是“1”,其他都是“0”,没有安全这个“1”,效益、发展都是空谈。

二是主体责任不到位,管理体系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安全管理“两张皮”: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但执行打折扣。某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总监是“挂名”的(实际由行政主管兼任,无安全管理经验),隐患排查记录全是“无异常”,但暗查时发现3台冲床防护罩缺失、2处电气线路老化;某食品加工企业把安全培训外包给中介机构,300名员工的培训仅用2小时“放视频”,考试题目提前泄露,导致新入职的临时工操作和面机时被卷入,造成截肢。这些问题说明,企业主体责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

三是风险防控不到位,隐患整治敷衍塞责。部分企业对风险辨识“大而化之”,对隐患整改“拖而不办”。某钢铁企业2024年就排查出煤气管道腐蚀问题,但以“维修成本高”为由拖延,今年8月发生煤气泄漏,导致3人中毒;某家具厂2023年消防检查指出“车间易燃材料堆放超量”,但企业仅清理了检查通道,角落仍堆积大量木屑,9月因电气短路引发火灾,过火面积达800平方米。这印证了“隐患不除,终成事故”的规律——今天的小隐患,就是明天的大事故。

四是监管执法不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个别地区监管存在“宽松软”现象:检查时“看资料多、查现场少”,发现问题“口头整改多、闭环跟踪少”。某县应急局对辖区内12家涉爆粉尘企业的检查记录显示“全部合格”,但省厅交叉检查时,8家存在粉尘清扫不及时(某铝制品厂设备缝隙积尘厚度达5mm)、防爆电器未达标(3家使用普通排风扇)等问题;某开发区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