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开元二十五年,波斯商贾罗娑斯与粟特商贾康拂耽延于扬州互市,因债务纠纷,罗娑斯以安息语咒誓,康拂耽延以粟特语咒誓,市舶使难以裁决,遂上奏。玄宗敕曰:“商贾既入唐境,宜共遵唐法,不得各依本俗。”自此,凡涉外诉讼,悉由唐官按律审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上海道台颁布《华商与洋商交易章程》,规定华洋债务“如系华洋互控,即由会审公堂中英官员会同审理”;若华人欠洋商款项,洋商可径向会审公堂控告,华人欠洋商之款无力偿还,洋商可申请查封其产业。同期,香港《最高法院条例》明确“凡华人之间民事纠纷,无论发生在港境或外洋,均得在港起诉”,导致大量粤商债务案被英籍法官援引英国破产法裁决。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布“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的一切不平等条约”。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首次允许外商以“合资”形式投资,1982年宪法将“平等互利”列为对外经济交往基本原则。2020年《外商投资法》确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律对“化外人”处理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华洋诉讼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对中国司法主权的危害。(8分)

(3)综合三则材料,阐述中国从唐代到当代涉外法治理念演变的历史逻辑。(9分)

【答案】

(1)变化:由“同类依本俗、异类依唐律”的双轨制,转变为“凡涉外诉讼悉依唐律”的单轨制。(3分)

背景:唐代扬州为国际港口,蕃客聚居,旧制易生歧异;朝廷为强化中央权威、保障税收与市舶秩序,遂统一法律适用;玄宗时期国力强盛,文化自信,愿以唐律“化夷”。(5分,任答三点即可)

(2)特点:华洋案件由中外官员“会审”;洋商可直接控告华人并申请强制执行;华人案件可被英法庭援引外国法裁决。(3分)

危害:中国丧失独立司法权,形成“治外法权”延伸;洋商利用程序优势挤压华商,导致民族资本周转困难;会审公堂成为列强干预中国内政的工具,司法主权被肢解。(5分)

(3)历史逻辑:唐代以开放自信确立“化外人一体适用唐律”,体现文明输出;近代被迫接受“会审”“适用洋律”,主权沦丧;当代以宪法为根本,通过立废并举、接轨国际、对等互惠,实现从“被动治外”到“主动规则制定者”的跃升,彰显国家独立、平等、共赢的法治现代化道路。(9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70年代,英国议员塞缪尔·史密斯多次考察兰开夏纺织厂后指出:“蒸汽动力使厂房高耸、窗扉密集,空气却污浊不堪,工人面如死灰。资本对劳动力的压榨已越过道德底线。”同一时期,日本明治政府颁布《工厂管理条例》,限制女工夜班时长,并设“职工休养所”。1906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亲订《厂约》曰:“工人过三十人者设浴室,工伤者给医药,亡故者给棺殓。”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工厂法》,规定八小时工作制,但1931年实业部调查上海247家华商工厂,工时均超十小时,法条形同虚设。

——据《英国议会辩论记录》《明治法规大全》《张謇全集》等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中英日三国改善劳工条件的异同。(6分)

(2)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劳工立法“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6分)

【答案】

(1)同:均由工业化引发劳工问题;均出现立法或慈善举措;均面临资本抵制。(2分)

异:英国由议员呼吁、社会舆论推动;日本由国家主导、立法先行;中国由士绅自发、政府滞后,且立法范围窄、执行弱。(4分)

(2)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民族资本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双重挤压,利润微薄,无力承担高福利;军阀割据、政令不出都门,缺乏统一执法机制;工人阶级尚未形成全国组织,社会压力不足。(6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公元前59年,凯撒发布《每日纪闻》,将元老院决议与司法告示抄于木板,置于罗马广场,供公民抄阅。公元7年,屋大维创立《罗马官报》,载有出生死亡统计、谷物价格、皇室婚礼。7世纪,唐代《开元杂报》“条报朝廷事”,由进奏院抄发各州,内容限于“祥瑞、任免、赏罚”。15世纪威尼斯出现《手抄新闻》,商人以信鸽传递商情,抄本售价每份1个金币。1609年德国《关系报》首次采用印刷术,每周一期,发行400份。19世纪中期,英国《泰晤士报》随蒸汽船抵达上海,租界洋人争阅,时人记曰:“洋纸如雪片,字如蝇头,隔洋事顷刻皆知。”

(1)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信息传播形式的两项共性,并说明其局限。(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4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