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汉语文专业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VIP

2025年新疆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汉语文专业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新疆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汉语文专业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50题)

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下列哪部不属于其中?A.论仁B.学而C.子罕D.孟子

A.论仁

B.学而

C.子罕

D.孟子

【参考答案】D

【解析】《论语》共20篇,包含《学而》《为政》《八佾》等,孟子是独立成书的儒家经典,与《论语》无直接关联。

2、《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设问D.夸张

A.比喻

B.拟人

C.设问

D.夸张

【参考答案】C

【解析】诗句通过自问自答引发读者思考,属于设问修辞。比喻需明确本体与喻体关系,拟人需赋予事物人格特征,夸张需明显夸大事实。

3、成语附庸风雅的正确用法是A.他附庸风雅买名画B.她附庸文雅读古籍C.公司附庸风雅建美术馆D.此行为附庸文雅

A.他附庸风雅买名画

B.她附庸文雅读古籍

C.公司附庸风雅建美术馆

D.此行为附庸文雅

【参考答案】A

【解析】风雅指文化修养,文雅侧重文采。正确选项描述通过购买艺术品提升文化层次,符合附庸风雅本意。

4、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A.春B.夏C.秋D.冬

A.春

B.夏C秋

D.冬

【参考答案】C

【解析】霜满天直接指向秋季特征,月落与夜泊构成静谧秋夜画面。春有花落意象,夏有蝉鸣,冬有雪景。

5、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场景是?A.并列词语间B.转折关系C.引用内容后D.序次分明的并列

A.并列词语间

B.转折关系

C.引用内容后

D.序次分明的并列

【参考答案】D

【解析】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且要求并列成分结构相同、词性一致。转折关系用但,引用后用句号或冒号,序次分明时可用顿号分隔。

6、修辞手法本体与本体相似对应哪种类型?A.比喻B.借代C.比拟D.通感

A.比喻

B.借代

C.比拟

D.通感

【参考答案】A

【解析】比喻通过相似性建立本体与喻体关系,如她像玫瑰。借代相关事物替代,比拟赋予事物人格或属性,通感涉及感官互通。

7、《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之字主要作用是?A.代词B.取消句子成分C.取消句末语气词D.取消句首语气词

A.代词

B.取消句子成分

C.取消句末语气词

D.取消句首语气词

【参考答案】A

【解析】之在此处指代天下,符合代词指代功能。取消句子成分的之如之乎者也,句末语气词用矣,句首用唯。

8、曲水流觞与哪个历史事件相关?A.兰亭集序B.鸿门宴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

A.兰亭集序.鸿门宴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参考答案】A

【解析】曲水流觞出自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描述雅集时以酒随曲水流漂,停在谁处便赋诗的典故。鸿门宴涉及项羽刘邦,赤壁之战为三国时期,巨鹿之战属秦末起义。

9、下列古诗文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李白《静夜思》

B.杜甫《春望》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王维《山居秋暝》

【参考答案】A

【解析】《静夜思》确为李白所作,诗中“举头望明月,思故乡”是经典意象。B选项《春望》为杜甫诗,C选项《赋得古原草送别》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D选项《山居秋暝》为王维代表作。常见错误为混淆王维与李白作品。

10、下列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是:()

A.比喻“红杏出墙”

B.拟人“春风又绿江南岸”

C.夸张“白发三千丈”

D.排比“两个黄鹂鸣翠柳”

【参考答案】C

【解析】“白发三千丈”出自李白《秋浦歌》,属夸张手法,形容愁绪深重。A选项“红杏出墙”是比喻,B选项“春风又绿江南岸”为拟人,D选项“两个黄鹂鸣翠柳”为排比。常见误区是误将绿”字理解为人化。

11、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是:()

A.《诗经》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B.《史记》纪传体通史

C.《牡丹亭》汤显祖代表作

D.《论语》儒家经典

【参考答案】C

【解析】《牡丹亭》实为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简称,正确对应为《牡丹亭》。A、B、D均无误。常见错误是混淆汤显祖与关汉卿(如《窦娥冤》)。

12、“之”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不包括:()

A.结构助词

B.助动词

C.人称代词

D.定语后置标志

【参考答案】D

【解析】“之”作定语后置标志时需加“于”,如“学而时习之”中“之”为结构助词。D选项错误。常见混淆点为“之”与“于”的搭配。

13、下列古诗词默写补全正确的是:()

A.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参考答案】D

【解析】D选项出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他选项:A为陆游《临安雨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山水教育[全国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山水教育专注行业研报、成人教育、自考、考研考博培训,建筑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卫生系统职业资格考试、大学专业考核试题等等,欢迎垂询,助您考试成功!

认证主体 成都梦创星野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4MACPUY5K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