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3).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在看《呼兰河传》,记得一点印象深刻,讲的我从没见过的北方乡村生活,萧红真的敏感到能看到每个人小人物的内心。我觉得我能理解他们的,中国人的坚韧远远超乎想象。从前读《呼兰河传》只是因为萧红笔下的童年与我记忆中的童年有两三分相似,呼兰河传,每次都是在很困倦的时候阅读,即使这样,这本书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对生活的观察入微,好多年的颠沛流离,使萧红在去世的前两年留下了这部像散文一般的小说杰作。

前半部嘴角的淡淡讥讽,在小团圆媳妇那章达到高潮,到冯歪嘴子那里简直就是怒骂了,为了不使最后的坚忍和希望过于突兀,中间还穿插了一个复杂微妙的有二伯。

最后说一句,《黄金时代》里的汤唯非常有萧红的感觉

如今细细想来,在那个左翼作家们都只顾表达坚定的战乱年代,她拖着虚弱的身子写下了《呼兰河传》,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我想着一个誉享文坛的女作家,躺在一张又破又旧的木板床上,咳嗽着在快到三十岁的弥留之际一字一句写下离她最遥远的童年。我只觉着心闷闷的,跟窗外的雨一个造势了。

看呼兰河传,看着火烧云这一段实在是眼熟,总觉得和小时候课本里描写火烧云特别像,那时候老师非得让背,所以记得清楚,这才发现原来那样的文字,出在这样一位女子笔下。这本书,城里的孩子,可能读起来觉得没滋没味的,但对于我来说,小时候的记忆,对于父母的不多,也不好,大多都是和爷爷奶奶在村子里的记忆,看书上的每一个文字,感觉都是在看自己,像给奶奶打油呀,看大戏呀,扭秧歌呀,村里疯子傻子呀,这些事,就是我的童年,拉大锯扯大锯这种的童谣,是我的童年,小到没有一台笔记本大的黑白电视机,是我的童年。萧红写“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呐,我们村里面住着我的爷爷,我今年二十,爷爷也八十多了,我小时候羡慕城里的孩子,怨过爷爷,明明读了三十年的书,为何非要去种地,为何让我在村里长大,为何不能给我一个更加广阔的眼界,可现在,我觉得,小时候那样的生活,也快乐。那样的回忆,也同样是我的宝藏,或许萧红笔下的悲凉我无法体会,但她笔下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她说:“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所以现在我也感谢,能拥有这一份难忘的记忆。

萧红,她在娓娓道来中呈现作品的用意,比如《呼兰河传》,她写和爷爷的玩耍,写豆腐坊,写小团圆媳妇,写王大姐。在与鲁迅的相处的最后日子里,她不厌其烦地记录与鲁迅接触的点滴。她写和萧军的日常,生存和生活。萧红的不动声色有点儿可怕,那是一种带着宿命感的冷静,令人感到凄凉,唏嘘,淡淡的忧伤。

《呼兰河传》,是民国女作家萧红的小说。作者文中没有展开批判,但满纸都在记录“封建社会是吃人的”这个事实:团圆媳妇、王大姐是当时封建礼仪的受害者,甚至是可憎的团圆媳妇的婆婆也是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角色。更可怕的事,当时的人们对施虐者的荒唐行为没有丝毫异议,甚至充当了助纣为虐的角色,这无疑是当时整个社会都认同的一种行为模式,整个社会是“吃人”的社会。在当时的社会种种荒唐的行为都是合乎情、合乎礼的,但凡有人反抗便是异类,便被礼仪守护者遵从者攻击。

因为我们社会进步,人们整体认知的提高,放在现在,我们能一眼看出书中社会的不合理和人们的愚昧无知。当然现在社会行为准则的已经相较于之前有大大的改变,更注重和尊重个体权利,当然不可避免的在某些环境下还存在一些旧社会愚昧的影子~但总体上是在向前发展的。不断提高认知,保持独立思考,不屈从,才能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事情。

病痛缠身的晚年,提笔回忆童年,时光深处的后花园,最后萧红的精神家园。藏在笔端的自由、欢笑都成了昨夜的梦,昨夜的明灯。出生于1931年,逝世于1942年,31岁的萧红因肺结核早逝。我们记得她,那个在漆黑夜里坚强站着的少女。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于分享,有偿帮助。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000712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