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淮阴侯列传》含答案译文.docxVIP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淮阴侯列传》含答案译文.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淮阴侯列传》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在床上吃。蓐:通“褥”,褥子。②连敖:当时的一种小官。

16.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中的“患”在这里是“讨厌、嫌弃”的意思。

B.“坐法当斩”中的“坐”,有“牵连治罪”的意思,在这里指因??而犯罪或错误。

C.“若所追者谁?”和《杞人忧天》“若屈伸呼吸”中的“若”都是“你”的意思。

D.“至拜大将”中的“拜”,在这里是“拜见”的意思,“拜大将”就是“拜见大将军”。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汉王之入蜀????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B.未得知名,为连敖????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C.乃韩信也????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D.以为大将????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19.选文中,韩信因为有“奇才”而被拜为“大将”。请从选文中找出多处侧面描写韩信为“奇才”的句子。(5分)

【答案】

16.D

17.D

18.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

19.(1)滕公奇其言。(2)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3)至如信者,国士无双。(4)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解析】

1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辨析。

D.“至拜大将”意为:等到授予大将仪式的时候。“拜”,在这里是“授予”的意思,“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仪式”。

故选D。

1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

B.动词,担任/动词,当作;

C.副词,竟然/连词,于是、就;

D.都是动词,委派;

故选D。

1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第一个“闻”:听说;亡:逃跑;第二个“闻”:报告。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概括可得:滕公奇其言,即滕公听了他的话后感到惊奇。结合“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可知,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结合“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可知,萧何认为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结合“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可知,萧何劝谏汉王,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可据此提炼,用原文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等到项梁渡过淮水,韩信带剑投奔了项梁,做了项梁的部下,没有什么名气。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说:“汉王不是想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呢?”滕公听了他的话后感到惊奇,又见他相貌非凡,于是就把他释放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