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4课《黄鹤楼》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VIP

〖语文〗第14课《黄鹤楼》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唐诗五首

黄鹤楼

崔颢

学习目标

1.读悟结合,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

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新课导入黄鹤楼

誉满天下的“江

南三大名楼”:

湖北的黄鹤楼

湖南的岳阳楼

6

江西的滕王阁件会

新课导入

据说,唐朝“诗仙”李白经过武昌,慕名

游览“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诗人于楼

上放眼楚天,胸襟豁然,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

诗,见到崔颢的诗,诗人阅之,大为折服,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

这首题诗,便是《黄鹤楼》。下面让我们来欣赏

让李白赞叹不已的这首诗。

作者简介

崔颢,唐代诗人。唐开元十一年

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早期

诗风浮夸艳俗;后期以边塞诗为主,

诗风雄浑奔放、慷慨豪迈,反映边塞

的戎旅之苦。有《崔颢集》。

写作背景

一生仕途失意、漂泊无依的崔颢途

经湖北武昌,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

即景生情,产生了一种吊古伤今、人去

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

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于是晗

吟出了这首浑然天成的诗。这也是黄鹤

楼题诗的绝唱。

整体感知一读准字音、节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押

qīyīngwǔOU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韵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飘飘荡荡的样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草木茂盛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分明的样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故乡

【参考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空飘飘荡荡。

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课文研读

1.首联诗歌开头有什么特色?

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神秘的传说

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遗留下来的,起笔就让黄鹤楼充满了

神秘的色彩。

2.首联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诗人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

想、想象: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诗

人在此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的境况。

3.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空”

字有何妙处?

“空”即空空荡荡。仰望天空,千载以来只有悠悠飘荡的白云,

诗人在此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苍茫、岁月易逝的感慨,给人一种

孤寂惆怅之感。

4.试描绘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展现的画面。

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那里绿树掩映,江水交汇,在明丽的阳

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上,只见一丘沙洲隆起于江心,上面绿草

如茵,这就是鹦鹉洲了。

5.诗人在尾联感叹“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为何而愁?

诗人为自己的乡思而愁,为天下游子的乡思而愁。诗人的愁是怀旧、

思乡的愁,是昨日依稀而世事苍茫的愁。

6.全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

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准确地表达了日

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与开篇的意境相照应,从而

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

画外余音。

主题归纳

诗人因景生情,由吊古到怀乡,先感慨而后生愁绪;

景象前后三变,先是神异渺茫,接着明丽如画,最后归于

朦胧凄迷,抒发了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