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闲娱乐”到多元内涵:鸳鸯蝴蝶派创作理论的溯源与剖析.docx

从“消闲娱乐”到多元内涵:鸳鸯蝴蝶派创作理论的溯源与剖析.docx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消闲娱乐”到多元内涵:鸳鸯蝴蝶派创作理论的溯源与剖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鸳鸯蝴蝶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绵延较久的一个文学流派,起源于20世纪初,在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达到极盛时期。其作品题材广泛,包括言情、社会、历史、武侠、侦探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曲折动人的情节,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代表作品如徐枕亚的《玉梨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度称霸文坛。

然而,长期以来,鸳鸯蝴蝶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颇具争议。“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后,该派遭到新文学阵营的猛烈批判,被视为“封建文学的余孽”“消遣的文学”,其正面价值与意义一直被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