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xVIP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意事项:

2025年秋期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考古发现:该聚落由五个大家族组成,拥有氏族公共墓地,且墓地中随葬品数量不多、差别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考古发现可佐证

①原始农业有所发展

②定居生活已经出现

③存在祖先崇拜观念

④进入“万邦”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古学家通过良渚古城城墙分布图和陶寺遗址大墓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对比两次考古发现,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A.农业普及与人口增长 B.阶层分化与私有制产生

C.母系氏族社会走向繁荣 D.手工业从农业中彻底分离

何尊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其内底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宅兹中国”。这是目前发现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实物证据。这一考古发现最能说明

A.青铜铸造技术在西周达到巅峰 B.“中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概念源远流长C.“中国”指代黄河流域的地理概念 D.分封制强化了周天子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威

周平王东迁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铁犁牛耕普及推动土地私有化 B.宗法分封制趋于瓦解

C.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 D.华夏认同强化民族凝聚力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任官原则,吴起在楚国“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各国变法虽内容各异,但均成为时代潮流。这一现象出现的深层根源是

诸侯争霸迫使各国变法 B.百家争鸣为变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C.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转型 D.周天子权威彻底崩溃导致权力重组加速

在当代社会治理与个人生活实践中,对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合理解读是A.政府完全放弃对社会的管理,任由社会自由发展

B.个人消极避世,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以顺应自然

C.政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与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D.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绝对发挥,不受任何规则约束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剧变,士阶层提出各种“救世”主张。孟子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韩非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些思想共同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A.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B.注重修养、人格完善

C.兼收并蓄、融合创新 D.立足现实、关注社会

公元前220——前212年,秦朝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和直道(北抵九原)。秦朝修建这一交通工程旨在

促进区域内商贸交流 B.便利皇帝巡游天下

C.强化中央对边疆的控制 D.推动边疆民族交融

荀子在《强国篇》中描述秦国官员“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且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这种吏治现象对秦国崛起与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A.保障了变法政策的延续性,强化国家治理效能B.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推动官僚体系专业化C.提升了行政执行力,为军事扩张提供制度支撑D.形成廉洁高效的执政传统,奠定中央集权基础

《汉书·景帝纪》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西汉前期的某一治世局面。该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采纳黄老之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B.汉武帝北击匈奴,解决了外部威胁C.颁布“推恩令”,彻底削弱了诸侯王势力1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

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后,西汉昭宣时期及东汉逐步完善西域军事管理体系;唐朝则设置安西四镇与伊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葱岭东西羁縻州府的管辖。这些机构设置的直接影响是

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交流与民族交融B.有利于保障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C.推动了中华文明向中亚地区的扩展D.推动了中央行政体系的创新

《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无与伦比94348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章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