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曹刿论战》《智囊全集——时秋潦,涛濑涨恶》含答案译文.docxVIP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曹刿论战》《智囊全集——时秋潦,涛濑涨恶》含答案译文.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曹刿论战》《智囊全集——时秋潦,涛濑涨恶》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时秋潦①,涛濑②涨恶。萧铣③以李靖④未能下⑤,不设备。诸将亦请江平乃进,靖曰:“兵事以速为神。今士始集,铣不及知,若乘水傅垒,是震雷不及塞耳,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李孝恭从之。萧铣之罢兵营农⑥也,才留宿卫数千人。闻唐兵至,大惧,乃悉见兵出拒战。孝恭将击之,李靖止之曰:“彼救败之师策非素立,不若且驻南岸,缓之一日,或留拒我,或归自守。兵分势弱,我乘其懈而击之,蔑⑦不胜矣。今若急之,彼则并力死战,未易当也。”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潦:同“涝”,雨多。②涛濑:波涛急流。③萧铣: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④李靖:隋末唐初名将。⑤下:攻打,攻克。此处指渡水作战。⑥营农:经营农事,即做农活。⑦蔑:无。

35.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1处)

彼救败之师策非素立

3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敢加也:????

(2)小信未孚:

(3)若乘水傅垒:????

(4)李孝恭从之:

3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入见??????????????????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战于长勺????????????????躬耕于南阳

C.萧铣以李靖未能下???????何以战

D.我乘其懈而击之??????????操蛇之神闻之

3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闻唐兵至,大惧,乃悉见兵出拒战。

39.曹刿和李靖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35.彼救败之师/策非素立36.虚夸,夸大信用趁着听从37.B38.(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一一都明察,但一定会根据诚心判断。

(2)听说唐兵打到了,十分害怕,于是将手头上所有的士兵都派出去抵抗唐军。39.示例:①都重视智谋与作战策略,深谋远虑(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敌情);②都懂得避其锋芒,选择合适的作战时机。

【解析】3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他们是来救援的部队,并非预先制定好的计谋。可知,“彼救败之师”是完整的主谓句,“策非素立”这是“李靖止之”的原因;

故断为:彼救败之师/策非素立。

3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加:虚报;

(2)句意:(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信:信用;

(3)句意:如果趁着江水高涨到达(萧铣的)营垒。乘:趁着;

(4)句意:李孝恭听从了李靖的意见。从:听从。

3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于是,副词/是,判断动词;

B.在,介词;

C.认为,动词/凭,介词;

D.他,代词/的,助词;

故选B。

3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狱:诉讼事件;察:明察;情:诚心;

(2)惧:害怕;悉:所有的;拒:抵抗。

3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第②段“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第③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可知:曹刿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才命令击鼓进军,结果齐军溃败;他认为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当敌军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才战胜了敌军。由此可见曹刿是个善于抓住战机的军事家,他没有在敌人斗志正盛的时候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