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练习题演练《师说》(+解析版)及答案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考查(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C.吾从而师之从而:跟从并且
D.是故无贵无贱无:没有
【答案】D
【解析】“无”在这里是“无论”的意思,而不是“没有”。整句话“是故无贵无贱”意思是“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A选项“学者”解释为求学的人,符合古代语境;B选项“师道”指从师的风尚,“道”解释为风尚是正确的;C选项“从而”在古文中就是跟从并且的意思。所以答案选D。
2.下列句子中,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C
【解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判断句,“……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标志。C选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同样是判断句,表达“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A选项“不拘于时,学于余”中“不拘于时”是被动句,“于”表被动;“学于余”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余学”。B选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D选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所以答案选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小学而大遗
D.不耻相师
【答案】C
【解析】A选项“吾师道也”中“师”是名词作动词,意为“学习”;B选项“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中“下”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低于、比不上”;D选项“不耻相师”中“耻”是意动用法,以……为耻;C选项“小学而大遗”中“小”和“大”是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小的方面”和“大的方面”。所以答案选C。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彼童子之师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答案】B
【解析】A选项“古之学者必有师”中“之”是助词,可译为“的”,“古之学者”即古代的求学的人;C选项“彼童子之师”中“之”同样是助词“的”,“童子之师”就是童子的老师;D选项“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之”是代词,指代童子;B选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所以答案选B。
5.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
B.“句读”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巫医”指古代以降神、祈祷等为职业的人,“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指各种工匠。
D.“士大夫之族”中的“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在唐朝主要指官僚阶层。
【答案】D
【解析】“士大夫之族”中的“士大夫”在唐朝不仅指官僚阶层,还包括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群体。A选项对“六艺”的解释是正确的,这六部经书是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B选项对“句读”的解释准确,它是古代阅读和断句的重要概念。C选项对“巫医”“乐师”“百工”的解释也符合古代的职业分类。所以答案选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接着阐述了老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B.第二段通过对比分析,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爱其子与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C.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说明“圣人无常师”,进一步论证了从师的重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D.最后一段赞扬了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李蟠的殷切期望。
【答案】无(本题答案有误,四个选项的表述均正确)
【解析】A选项准确概括了文章开头的内容,作者开篇点明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阐述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必要性。B选项对第二段的分析正确,作者通过三组对比,有力地批判了“耻学于师”的风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C选项第三段以孔子为例,强调了圣人也不固定师从一人,体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理念。D选项对最后一段的解读无误,作者赞扬李蟠,说明写作目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后学的期望。
二、文言文翻译(每题10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小学生软笔书法兴趣培养的研究[五篇] .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单元综合测试题.docx VIP
- (ppt)桥 (完美版).ppt VIP
- IPCEIAIPCJEDECJ-STD-002E-2017元器件引子、焊、接柱和导可焊(中文版).pdf VIP
- 防孤岛保护-北京四方.pptx VIP
- 城市交通安全智能管控系统 .pdf VIP
- 池塘养殖规模化水产养殖场管理规范.pdf VIP
-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团体标准.pptx VIP
- SUEZ苏伊士 ZeeWeed1500-x 超滤膜操作手册.pdf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