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文言文专项卷.docxVIP

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文言文专项卷.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文言文专项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寒暑易节,________,始一返焉。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3.逝者如斯夫,________。

4.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6.翩翩两翼,________。

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________。

8.汉阳陵石兽沉于波涛,________。

9.虽乘奔御风,________。

10.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

11.岳飞曰:“________,还我河山!”

12.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

13.《伯牙鼓琴》中,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者,________也。

14.《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曰:“________。”

15.《学弈》中,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_______。

16.《刻舟求剑》中,舟已行矣,而剑不行矣,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伯牙鼓琴》一文告诉我们,知音难觅,要珍惜朋友。()

2.《两小儿辩日》说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学弈》一文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4.《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说明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5.《铁杵成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再难的事情也能成功。()

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

1.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伯牙鼓琴》中,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2.《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你认为他们谁的观点更有道理?为什么?

试卷答案

1.五十

2.思而不学则殆

3.不舍昼夜

4.非宁静无以致远

5.濯清涟而不妖

6.翩翩然若惊

7.贻笑于大方之家

8.鸟兽之骨皆出于其下

9.犹不能追风也

10.奔流到海不复回

11.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12.是亦不可以已乎

13.心

14.汝识之乎

15.必不如之人也

16.亦若是也

1.√

2.×(说明了感性认识有差异)

3.√

4.√

5.√

1.(译文)流逝的东西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解析思路:此题考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逝者”指流逝的东西,“如斯”指像这样,“不舍昼夜”指不分白天黑夜。翻译时要注意将这些词语的意思融入句子中,表达出河水不断流逝的意境。

2.(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解析思路:此题考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且句子较长,包含多个排比句式。“予”我,“独爱”唯独喜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两个并列的谓语部分,分别描述莲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描述莲茎的特点,“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描述莲花的香气和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描述观赏莲花的方式。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排比结构和比喻手法,将每个部分的意思准确翻译出来,并注意词语的选择,如“濯”译为“洗涤”,“妖”译为“妖媚”,“亵玩”译为“轻慢地玩弄”。

1.解析思路:此题考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子期去世,他再也无法找到能够理解他音乐意图的知音了。这体现了伯牙对子期的深厚情谊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2.解析思路:此题考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个小孩争论的焦点是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问题。第一个小孩认为日出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第二个小孩认为日出时离

文档评论(0)

151****5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