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天若有情天亦老” 赏析.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赏析

一、诗作原文

金铜仙人辞汉歌

原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注:本诗为七言古诗,“金铜仙人”指汉武帝为求长生所铸捧露盘铜人,全诗借铜人迁离汉宫之事抒怀。)

二、白话译文

曾在茂陵长眠的汉武帝,不过是秋风中的过客,

夜里还能听见他的马嘶,天明却已无踪迹。

画栏边的桂树还悬着秋日的清香,

昔日的三十六座宫殿,早已布满碧色的苔藓。

魏国的官吏牵着牛车,要行向千里之外的洛阳,

东门的寒风刺得人眼眶发酸。

唯有那轮汉代的明月,空空地随铜人走出宫门,

铜人思念故主,清冷的泪水像铅水般沉重滚落。

衰败的兰草在咸阳道旁送别行人,

上天若是有感情,也该为这般兴亡更替老去。

铜人独自携着宝盘走出,月色一片荒凉,

渭城已渐渐远去,渭水的波声也越来越小。

三、字词注释

茂陵刘郎:“茂陵”为汉武帝陵墓(今陕西兴平),“刘郎”指汉武帝刘彻,李贺直呼其名,显不受封建等级束缚的傲岸性格。

秋风客:以“秋风”喻生命短暂,称汉武帝为“秋风客”,暗指其求仙长生终成泡影,透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土花碧:“土花”即苔藓,“碧”形容苔藓的青绿色,此句以苔藓遍布宫殿,写汉宫的荒凉破败,暗喻王朝兴衰。

酸风:“酸”形容风的凛冽刺目,如刀割般让眼眶发酸,既写自然之风的寒冷,更衬铜人离别的酸楚心境。

铅水:以“铅”喻泪水,既写铜人金属之身的特质,又显泪水的沉重、冰冷与黏稠,将无形的悲伤化为有形的物象。

衰兰:“衰”指枯萎衰败,“兰”本为香草,此处以衰败的兰草烘托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暗合李贺自身失意的境遇。

天若有情天亦老:“若”指如果,“有情”指有人类的情感,此句意为上天若有感情,目睹这般兴亡离乱也会因悲伤而衰老,是全诗情感的升华。

渭城:即咸阳故城(今陕西咸阳),为汉王朝旧都,此处以“渭城已远”写铜人渐行渐远,暗喻与旧朝的彻底诀别。

四、作者与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世称“李长吉”“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其家道中落,自幼展露诗才,十五岁便与李益齐名,受韩愈、皇甫湜赏识。他开创的“长吉体”以奇幻诡谲的想象、鲜明强烈的色彩对比、精妙锤炼的语言著称,诗作多融入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兼具瑰丽与阴森之美。虽才华横溢,却因避父讳(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不得应试,仅任九品奉礼郎三年,后因病辞官,二十七岁便英年早逝,现存诗作二百余首,收录于《昌谷集》。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时年二十四岁的李贺正值人生低谷。此前,他历经波折入仕,却只担任掌管宗庙祭祀礼仪的九品奉礼郎,才华无从施展,又因体弱多病,最终不得不辞去官职,从长安返回故乡洛阳。途经咸阳一带时,触景生情,联想到魏明帝迁走汉武帝金铜仙人的历史传说,遂借题发挥写下此诗。

此时的唐王朝,距安史之乱已过去数十年,虽有宪宗“中兴”之名,实则藩镇割据、边患不断,国土疮痍满目。身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王朝衰败,又亲历自身仕途失意、报国无门的困境,百感交集。他将家国之痛、身世之悲与历史兴亡之感,一同注入金铜仙人这一形象中,写下这首“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的传世之作。

五、相关知识梳理

1.诗中核心典故解析

典故背景

诗中呈现

情感关联

汉武帝铸铜人:汉武帝为求长生,于长安建章宫铸金铜仙人,手捧露盘接仙露,冀望饮之成仙

首联“茂陵刘郎秋风客”、颈联“空将汉月出宫门”

以汉武帝求仙落空,喻王朝兴盛终会衰败,抒时光易逝之叹

魏明帝迁铜人:魏明帝青龙元年,下诏将金铜仙人从长安迁往洛阳,传说铜人临行时潸然泪下

颔联“魏官牵车指千里”、颈联“忆君清泪如铅水”

借铜人被迫迁徙,写朝代更迭的无奈,暗抒自身离京的悲戚

2.核心意象内涵与情感脉络

意象

具体含义

情感阶段

与全诗关联

秋风

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象征

起兴(历史沧桑)

以“秋风客”开篇,奠定全诗悲凉基调

桂树/苔藓

桂树含昔日繁华,苔藓显今日荒凉

承转(物是人非)

以景物对比,写汉宫兴衰,衬兴亡之慨

酸风

自然寒风与心境酸楚的融合

递进(离别之痛)

以风的凛冽,强化铜人(诗人)的离京之苦

铅水

铜人泪水,喻沉重悲伤

深化(悲恸极致)

将抽象悲情具象化,显情感浓度

衰兰

衰败香草,喻失意与凄凉

升华(共鸣共情)

以草木衰败,勾连诗人自身境遇

明月

亘古不变的见证者

文档评论(0)

标书制作,施工方案,技术服务规范方案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