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教育出版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复习目标

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基调,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

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艺术特色。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在豪雄英伟之气为主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词。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的多样化艺术风格,长于用典。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

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抒写力

2、辗转任职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

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著名的有《美芹十论》《九议》。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老百姓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干很感兴趣。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

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起义南归时期。

走近辛弃疾

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3、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

但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

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在江西上饶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

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

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走近辛弃疾

时间

宋朝大事记

辛弃疾大事记

1127年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141年

绍兴和议,纳贡称臣

生于金国,长于济南(1岁)

1161年

金主南侵,生灵涂炭

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

1164年

北伐失利,隆兴和议

江阴签判,任满去职(25岁)

1195—1202年

宰相专权,庆元党禁

瓢泉退隐(56—63岁)

1206年

军事冒进,开禧北伐

浙东安抚使,力辞召命(67岁)

1208年

嘉定和议,侄伯关系

从“君臣”到“叔侄”再到“伯侄”

——南宋对金的屈辱外交关系

【写作背景】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

的生活,得不到朝廷重用,后来被当时执

掌大权的韩伲胄(tuōzhòu)起用,任浙江

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这首诗是在镇江任知府时作,此时他已66岁。当时韩伲胄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草率北伐,

不听辛弃疾的建议,于是他满怀悲愤地写下了这首诗。

京口北固亭懷古

地点题材

词牌名

永遇樂

解题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

怀古伤今(己)

借古讽今用典

实:眼前所见

今昔对比一虚:联想历史人物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

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古事——抒已怀。

齐读全词,读准字音

除了豪放之外,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xi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皇/

何为用典?

辛词长于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以

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恰当地用典,可使文章富有文采, 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何为怀古咏史诗?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怀古词观眼前之景

怀古之人事

抒一己之情

善用

典故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思古人”“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