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史学传统研究.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罗马史学传统研究

引言

站在罗马广场的断壁残垣前,抬头望见卡比托利欧山的轮廓,两千年前的风似乎仍裹挟着历史的回响。这里曾是西塞罗发表演说的场所,是李维伏案写作的城市,更是无数史家将罗马的记忆铸入文字的起点。古罗马史学并非孤立的学术现象,它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既承接着希腊史学的源头活水,又在罗马独特的政治土壤与文化基因中奔涌成自己的模样。它不仅记录着军团的铁蹄与帝国的兴衰,更沉淀着一个民族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如何从台伯河畔的小村落成长为横跨三洲的巨无霸?怎样在扩张中保持传统?又为何在巅峰之后走向衰落?这些问题,正是古罗马史学传统的核心命题。本文将沿着时间的脉络,结合具体的史家与著作,深入剖析这一延续数百年的史学传统。

一、起源:从口传到史笔的文明觉醒

1.1原始记忆的载体:口头传统与宗教记录

罗马建城之初(约公元前8世纪),还没有成熟的文字系统,历史记忆主要依靠口头传承。这些记忆混杂着神话、英雄传说与家族谱系,比如罗慕路斯与雷穆斯被母狼哺育的传说,既是建城神话,也是罗马人“尚武”“坚韧”集体性格的投射。当时的“历史讲述者”多是祭司阶层,他们负责记录宗教仪式、节庆日期与重大事件(如战争胜负、瘟疫发生),这些记录最初刻在木板或青铜板上,保存在朱庇特神庙中,带有强烈的“神意”色彩——比如一场胜利会被归因于某神的护佑,一次灾难则被解释为触怒了神灵。

这种原始记录在公元前3世纪逐渐系统化,形成了被称为“年代记”(Annales)的文献类型。最著名的是《大年代记》(AnnalesMaximi),由大祭司(PontifexMaximus)主持编纂,每年记录执政官名字、重要战役、神庙修建、自然异象等,类似“官方编年体日志”。现存残篇显示,其语言简朴,注重事实罗列,比如“公元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员会成立;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颁布”。这些记录虽未形成连贯的历史叙事,但为后世史学奠定了“尊重传统”“重视官方记录”的基调。

1.2希腊的启蒙:法比乌斯·皮克托的突破

罗马真正意义上的“史学”诞生于公元前3世纪末,这与罗马征服希腊(尤其是南意大利的希腊城邦)密切相关。希腊史学(如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强调因果分析、批判质疑与人文精神,对罗马人产生了巨大冲击。第一位用希腊文写作罗马史的史家法比乌斯·皮克托(QuaestoriusFabiusPictor),便是这一碰撞的产物。

皮克托生活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年)时期,作为贵族与将领,他亲历了罗马与迦太基的生死较量。他写作《罗马史》的动机很现实:用希腊人能理解的语言,讲述罗马崛起的正当性,反驳希腊人对“野蛮的拉丁人”的偏见。这部作品虽已散佚,但通过后世引用可知,它首次尝试将神话与史实区分(比如指出罗慕路斯传说中的“母狼”可能是某部落的图腾),并分析战争胜负的人为因素(如汉尼拔的战术与罗马的资源优势)。皮克托的突破,标志着罗马史学从“记录事件”转向“解释历史”,也开启了罗马史学“实用主义”与“文化认同构建”的双重传统。

二、黄金时代:共和末年至帝国初期的史学繁荣

2.1李维:用史诗笔法书写道德训诫

公元前1世纪,罗马从共和向帝制过渡,社会剧烈变革:苏拉独裁、凯撒崛起、共和派与帝制派的血腥斗争。这种“旧秩序崩塌,新秩序未立”的时代,催生了对历史的强烈需求——人们渴望从过去的经验中寻找答案。这一时期最耀眼的史家是提图斯·李维(TitusLivius),他的《建城以来史》(AbUrbeCondita)共142卷(现存35卷),从罗马建城(公元前753年)写到公元前9年,几乎是一部“罗马百科全书”。

李维的写作带有鲜明的“道德怀旧”色彩。他在序言中直言:“我更愿意多写早期的那些事迹,那时的风俗更淳朴;当我写到我们这个时代时,既没有值得夸耀的新事,又不能对旧的事情避而不谈,真是痛苦。”在他笔下,早期罗马人简朴、虔诚、热爱祖国:比如英雄卡米卢斯拒绝敌人的重金贿赂,平民科克莱斯独自守卫桥梁阻挡伊特鲁里亚军队。这些故事并非完全真实(比如科克莱斯的事迹可能混合了多个英雄传说),但李维刻意放大了其中的道德价值——他希望通过历史告诉同时代人:罗马的强大源于美德,而当下的腐败(如贵族的奢侈、平民的懒散)正在摧毁这种美德。这种“以史为鉴”的训诫传统,成为古罗马史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2.2撒路斯提乌斯:从政治家到批判史家的转身

与李维同时代的撒路斯提乌斯(GaiusSallustiusCrispus),则以更犀利的笔触剖析政治腐败。他曾是凯撒的支持者,当过保民官和行省总督,后因卷入政治斗争退隐,转而写史。他的两部代表作《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表面上是具体事件的记录,实则是对共和末期政治生态的解剖。

在《喀提林阴谋》中,撒路斯提乌斯详细描述了贵族喀提林

文档评论(0)

level来福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计算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5日上传了二级计算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