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家的意味 课件-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pptxVIP

4.1 家的意味 课件-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猜一猜:

这是什么字?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

4.1家的意味

1.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家”的内涵与功能,认识到“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培养家国情怀。

2.道德修养: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3.法治观念: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4.健全人格: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5.责任意识:提升对家庭的责任感,自觉分担家庭责任,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家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优良家风的作用(价值)。

自主学习一(5min)

认真阅读课本26-29页内容,思考:

要求:

1.大字精读,小字通读;

2.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家庭的含义(内涵)?

2.家的意义有哪些?☆

3.优良家风的作用(价值)

请欣赏视频:吴子安《我想有个家》

议一议:

结合课本生活观察的说法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家”是什么。

生活观察

家是……

5

家是生命的居所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笔记1.家庭的含义?P27

①依照法定条件和

法定程序结婚组成家庭

②因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养父母

④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

家庭——继子女、继父母

▲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相关链接P27

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

婚姻关系

收养关系

家不只是房子,还有什么......

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这才是家。

探究与分享:

中国的春运,可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人们渴望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情感。

2.★家的重要性(家的意义):P27-29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阅读并思考:你读过这些古代故事吗,请你介绍下这些经典故事。想一想,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承担着哪项功能?

百里负米

孔子的学生子路,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他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亲尝汤药

汉文帝在母亲身患重病之时,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并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才给母亲喝。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百里负米

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亲尝汤药

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汉文帝总是先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我爱

我家

“多陪陪我”

欧阳修出身于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但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生活非常困难。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小欧阳修从庐陵(今江西永丰)来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以便孤儿赛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此许照顾。

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欧阳修很小的时候,郑氏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

欧阳修稍大些时,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郑氏年轻时在娘家受过几年教育,加上自己酷爱读书,颇有些学识,教儿子识字自然不成问题,于是她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知半解,却增强了他对读书的兴趣。

家里太穷,郑氏买不起纸笔,有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芦苇),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用获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

欧阳修聪明伶俐,很快便学会了识字,并认识了很多字,在母亲的教育下,他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到十岁的时候,

文档评论(0)

aimor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