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项目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任务四水稻害虫防治
项目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内容
水稻害虫防治
稻飞虱
一、稻飞虱防治
(一)发生规律
1.生活史及习性
褐飞虱
7/20前迁入的成虫
第四(1)代
迁入代
7/底—8/初低龄若虫
盛期
(8/中短翅型成虫高峰)
第五(2)代
繁殖代
8/底—9/上低龄若虫
盛期
第六(3)代
主害代
9/底—10/上低龄若虫
盛期
(南部晚稻区暖秋年份)
第七(4)代
隔代暴发型
稻飞虱
喜阴湿,不很活泼,趋嫩、趋光。
卵成条产于叶鞘肥厚部分,在老的稻株上也有产在叶片基部中肋和穗颈下方的茎秆上的。
长翅型:迁飞
短翅型:居留
大发生预兆
稻飞虱
白背飞虱
7/20前迁入
(迁入高峰7/中前后)
第四(1)代
迁入代
第五(2)代
8/中(迟发年)
第六(3)代
主害代
8/中—9/上
当代暴发型
绝大多数主害代成虫外迁
稻飞虱
越冬若虫
3/中、下旬开始羽化
4/下旬羽化盛期
原田为害
1代成虫羽化盛期
2代成虫羽化盛期
5/下旬—6/上旬
从麦田或其他越冬寄主
迁入
水稻秧田
6/下旬—7/上旬
从秧田
大田
迁入
传毒关键时期
……
每月一代
水稻成熟收割,转至越冬寄主上越冬
趋光,趋嫩绿,趋边行
稻飞虱
2.发生条件
虫源——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影响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迁入虫量的多少(左右发生程度的重要基础)。如果虫源基地虫量大,迁入季节又雨日频繁、雨量大,降落的虫量就多。灰飞虱则为当地虫源。
食料——决定种群发展重要条件。水稻长势嫩绿,氮肥用量大,食料条件好,利于发生。
稻飞虱
气候
褐飞虱——喜温暖高湿,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是褐飞虱大发生的气候条件。
白背飞虱——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褐飞虱广,在15~30℃温度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在苏南稻区,凡夏初多雨,盛夏干旱,发生为害就较重。
灰飞虱——耐寒怕热,最适宜的温度在25℃左右,冬春温暖少雨,有利于其发生。
天敌
寄生于卵的有稻飞虱缨小蜂、褐腰赤眼蜂等。
寄生于成虫的有稻虱螯蜂、稻虱线虫等。
捕食性天敌有黑肩绿盲蝽、蜘蛛、步甲等。
稻飞虱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虫高产良种
水稻合理布局、连片种植、科学肥水管理、适时搁田,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2.生物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
人工搭桥助迁蜘蛛和稻田放鸭食虫
稻飞虱
3.药剂防治
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虫情特点,各地确定主害代进行防治,并制订相应的防治策略。如江苏对稻飞虱,坚持“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把握在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盛期适期防治,尤其对褐飞虱,重点抓好8月下旬六(3)代药剂防治,减轻灌浆期七(4)代防治压力。
防治稻飞虱施药时要先灌水,抬高稻飞虱的栖息位置,药液要均匀喷撒到稻丛基部。水稻中后期提倡粗喷雾或大水泼浇,用足水量。另外,应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或防止抗性的产生。
稻飞虱
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450g/hm2、10%烯啶虫胺水剂300~450mL/hm2、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50~240mL/hm2、20%呋虫胺450~600mL/hm2、20%噻虫胺悬浮剂450~7500mL/hm2、20%异丙威乳油2250~3000mL/hm2、50%混灭威乳油1500~2250mL/hm2等,对水750~900kg喷雾。
或用5%烯啶虫胺超低容量液剂1200~1800mL/hm2、25%呋虫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75~450mL/hm2、21%噻虫啉可分散油悬浮剂450~600mL/hm2、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900~1350mL/hm2,采用植保无人机喷雾。
稻纵卷叶螟
二、稻纵卷叶螟防治
(一)发生规律
迁入日期
代数
为害
6/20前迁入
第三(1)代
常年虫量极少
6/21~7/20迁入
第四(2)代
该代幼虫,多盛发于7月上、中旬,主要为害分蘖期的单季中、晚稻
主害代
7/21~8/20迁入
第五(3)代
幼虫常于8月上、中旬盛发,主要为害拔节孕穗期的单季中、晚稻
主害代
8/21~9/20迁入
第六(4)代
幼虫于9月上、中旬发生,对后季稻及部分迟熟晚稻造成一定危害
大量南迁
9/20以后迁入
第七(5)代
全部南迁
1.生活史及习性(长江中下游稻区)
稻纵卷叶螟
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
产卵趋嫩绿,栖息趋荫蔽,卵散产于叶片的中上部
初孵幼虫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透明小点
二龄缀成小虫苞,一般不超过5cm,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业写作&PPT制作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写作、定制、修改、润色等工作,以及PPT 的制作等。本人已有10年政府机关公文写作和PPT制作等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