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特性.ppt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险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毒剂

一人员对化学物质中毒的途径通过呼吸道吸入而中毒;通过沾染皮肤,渗入皮肤,被机体吸收而中毒。与细胞中某些核酸、蛋白质等作用,引起皮肤红肿、起泡,以致溃疡。如糜烂性毒剂芥子气、路易氏气等。腐蚀皮肤、破坏皮肤细胞组织,如硫酸、硝酸等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直接接触眼、鼻、咽喉引起刺激而中毒,如刺激性毒剂等;通过口服,由消化道吸收而中毒。

21有一些物质能引起肺水肿,使肺泡内充满液体,影响吸入的氧通过肺泡渗入血液中,使人窒息而死,如氯,光气等。有些能与机体组织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作用,而使已通过血液进入机体的氧分子无法激活,不能参与正常的需氧的生化反应,如氰化氢等。有些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络合,阻止了氧与血红蛋白络合,使氧不能将血红蛋白作为载体而进入血液,如一氧化碳等。3各种化学物质的毒理作用是不相同的,引起中毒症状的不同。二毒理作用与中毒症状

二毒理作用与中毒症状有些能与在神径传导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某些神经递质作用(如胆碱酯酶),抑制了这些酶的正常作用,破坏了正常的神径传导,如沙林等神经性毒剂。有些刺激眼睛、鼻,引起不可忍耐的流泪、咳嗽,浓度高时也刺激皮肤,如一些卤代酮、酯等。有些引起神经的麻醉,如乙醚、氯仿等。还有一些气体,本身并无多大毒性,甚至是惰性的,但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比例后,会引起人们吸入的氧分压下降,影响体内气体交换时必须包括的氧的平衡,造成窒息,如氮、二氧化碳等。

0102根据危险化学物质发生事故的概率和消防部队处置的频率,本讲主要涉及液化石油气(含丙烯)、煤气、氯气、氨气、光气、硫化氢、氰化氢等物质的性质的性质。根据消防部队对危化品处置的危险性可将气体危化品分为三类:有毒非易燃易爆:氯气无毒但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气有毒并易燃易爆:氰化氢、硫化氢、氨气、光气、煤气几种危险化学物质的性质

1979年12月吉林液化气公司4号由于超装和罐体制造质量差,罐体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从13米长1米宽的裂口喷出,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998年西安“3.5”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爆炸,造成11人死亡,30人受伤;韩国汉城安然大厦,由于二楼咖啡厅液化石油气气瓶发生爆炸,造成163人死亡60人烧伤。案例1978年西班牙一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发生泄漏爆炸,伤亡300人;1998年7月湘黔铁路朝阳坝2#隧道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颠覆,造成4人死亡,铁路线中断13天;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经加压或降低温度或两种方法兼用,可变成液体,是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烃类组成的混合物。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泄漏出来易聚集在低洼处,随着地形填满沟、坑、下水道等,不易扩散,但可以漂移很长的距离。2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有麻醉性。一般在液化油气中加有特殊臭味的醛类或硫化物,便于探测出该气体的存在。3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气相,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1L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浓度达到2%时,能形成体积为12.5m3的爆炸性混合物。2、液化石油气的特性液化石油气

2、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液化石油气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飘移,形成大面积扩散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2、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液化石油气处置难度大液化石油气泄漏后蒸气积沉聚集,难以喷水驱散。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大,为空气的1.5~2倍。泄漏后沉积飘浮于地面,白茫茫的一片气雾,气雾高度按泄漏量不同形成几十厘米或1~10米不等,其中2米以下较多,而且火源大多在这一空间,极容易引起爆炸。即使及时发现,也难以使用喷雾水枪向周边地区和空中驱散,罐区有围堤的更是容易积聚。由于液化石油气泄漏,采取堵漏、引火点燃等措施,技术要求特别高,处置难度大。

液氯是剧毒物质,是引发化学灾害事故的常见危险品之一。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区域性污染。液氯(氯气)

案例2002年08月24日湖南株洲发生氯气泄漏事故上千居民生死逃亡2002年10月27日内蒙古乌海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40多人中毒2003年08月06日西安发生氯气泄漏事故,59人中毒2003年09月23日四川双流发生氯气泄漏中毒事件,20多人中毒2003年11月06日武汉

文档评论(0)

135****69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