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docxVIP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9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高202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2025.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个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孔肯雅病毒和伊蚊都含有蛋白质,其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

B.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伊蚊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通常可利用抗生素抑制基孔肯雅病毒的增殖以减轻症状

D.基孔肯雅病毒可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但不交换能量

2.合理均衡的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据下表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食物(100g)

能量(kJ)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880

6.2

1.2

44.2

1580

13.2

37.0

2.4

700

29.3

3.4

1.2

A.食物①和②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可能比食物③更高

B.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可供能,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①

C.若食物②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则其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液态

D.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

3.科学家将编码苏云金杆菌抗虫蛋白的基因导入普通棉花,培育出的植株会产生Bt蛋白。Bt蛋白只在碱性环境中表现出毒性,被分解为多肽后,与害虫肠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穿孔,造成害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棉花植株表达的蛋白与天然Bt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B.该Bt蛋白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之间形成的氢键有关

C.Bt蛋白被分解为多肽后,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第2页,共9页

D.人和牲畜的胃液呈酸性,可改变Bt蛋白的化学组成,从而使其失活

4.关于物质提取、分离或鉴定等高中生物学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需要定量分析

B.依据吸收光谱的差异对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

C.黑藻叶片细胞是观察观察细胞质流动和细胞增殖的理想材料

D.利用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来鉴定还原糖不需要加热

5.胞间连丝是贯穿两个相邻植物细胞的管状结构,如图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

A.①②为高尔基体,连通相邻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A.①②为高尔基体,连通相邻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有助于形成有序的细胞“社会”

B.可能成为病毒在细胞间传播的通道,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可能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筛管细胞

D.体细胞的初生胞间连丝可能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时形成

6.某细菌能将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和CO?,相关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O?分子为气体分子,经自由扩散,只能从胞内运输到胞外

B.转运蛋白W具有特异性,在发挥作用时其空间结构将发生变化

C.图示转运组氨酸的方式与神经元静息状态下K+运出细胞方式相同

D.转运蛋白W可协助组胺逆浓度梯度离开细胞,不需要ATP直接供能

7.某生物体内苏氨酸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异亮氨酸。当异亮氨酸浓度升高时,会结合酶1的调节位点抑制其活性。研究人员将野生型菌株(WT)和酶1调节位点突变的菌株(MUT)分别培养在含过量异亮氨酸的培养基中,检测苏氨

酸的消耗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中间步骤

c苏氨酸H酶1A酶2EQ\*jc3\*hps53\o\al(\s\up10(B),异亮)氨EQ\*jc3\*hps22\o\al(\s\up10(酶),酸)EQ\*jc3\*hps22\o\al(\s\up10(3),浓)度升高,酶4

(起始底物)结合到酶1的调节位点,

抑制酶活性

D酶5

H?C

NH?

异亮氨酸(终产物)

酶1

异亮氨酸

A.当异亮氨酸浓度升高时,会通过抑制酶1的活性进行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

B.异亮氨酸只抑制酶1的活性,两组苏氨酸消耗速率相同

第3页,共9页

C.WT组中酶1活性被抑制,苏氨酸消耗速率显著低于MUT组

文档评论(0)

zor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冲冲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