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第18练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原卷版+解析).docxVIP

2026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第18练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原卷版+解析).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

第18练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道之行》

目录TOC\o1-3\h\z\u

一、易错字填空 1

二、考点汇总 2

三、针对强化 4

四、真题速递 7

一、易错字填空

《论语》十二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于事而()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任重而道远。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如为山,未成一(),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者不(),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乎!己所不欲,勿()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大学之道

《礼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其知。()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人,()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考点汇总

《论语》十二章

章节?

?默写内容?

?详细解释?

?学而篇?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强调君子应超越物质享受,专注道德修养。“食无求饱”体现克制欲望,“居无求安”反对安逸懈怠。

?八佾篇?

人而不仁,如礼何?

指出仁德是礼乐制度的本质。反问句式强化批判:无仁德则礼乐徒具形式。

?里仁篇?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夕”时间对比凸显求道迫切,“死”体现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境界。

?雍也篇?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礼仪)与“质”(品德)需平衡。

?泰伯篇?

士不可不弘毅

“弘”(志向远大)与“毅”(意志坚韧)构成递进,体现儒家刚健有为的精神。

?子罕篇?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以堆山比喻治学,“篑”强调积累与坚持的重要性,否定半途而废。

?颜渊篇?

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自我约束)与“复礼”(回归规范)构成条件关系,体现道德实践路径。

?卫灵公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道核心,双重否定强化推己及人的道德。

?阳货篇?

诗可以兴观群怨

“兴”(感发意志)、“观”(观察社会)、“群”(沟通情感)、“怨”(批判现实)概括《诗经》多元功能。

大学之道

?主题?

?默写内容?

?考查要点?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高频考查“三纲”完整表述,注意“明德”“至善”的书写。

?修身步骤?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逻辑链默写(止→定→静→安→虑→得)。

?本末关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常结合“格物致知”考查,强调认知顺序的重要。

?八条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致知在格物

完整链条默写(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注意“齐家”“格物”。

?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高频考查“庶人”“壹是”的书写,强调修身普适性。

?知行关系?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反向推导题(如“治国必先齐家的依据”),注意“知至/意诚”对应关系。

?治国前提?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单独考查“齐家”与“治国”的因果关系。

?至善境界?

虑而后能得

多用于考查“得”的内涵(达到至善)。

三、针对强化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了贤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又强调了见到不贤之人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稳如老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一线教育领域十五年。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