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4课《拿来主义》(15张PPT).pptVIP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4课《拿来主义》(15张PPT).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于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我国。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但同时也有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拿来主义鲁迅

个人简介: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集《阿Q正传》,后又著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背景链接《拿来主义》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杂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政策和一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出“拿来主义”的口号,主张对待外国文化遗产,要采取占有、挑选的态度,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又要作科学分析,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以图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

文章中作者提到几种“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文中的比喻论证(1)“大宅子”比喻什么?(2)作者摆出的几种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文化遗产孱头昏蛋废物

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昏蛋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欣欣然蹩进卧室,接受一切废物

三种态度:孱头——懦弱无能,不敢面对昏蛋——不分好坏,全盘否定废物——不分好坏,全盘接受正确态度:占有、挑选

比喻论证的方法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鸦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烟具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纯粹的糟粕吸收(使用)批判地吸收作为史料存放坚决抛弃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姨太太喻体本体

“拿来”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本文的见解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完全一致。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结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拓展延伸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明确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