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子昂的悲愤与王安石的壮志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授课人:张茗雅工作单位:祁阳市七里桥镇中心学校

一、核心素养:

1.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着手读好诗歌。

2.把握诗歌的关键字词,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诗歌在景象、节奏、情感的异同,学会“知人论世”。

3.理解诗歌丰富的哲理,体会作者的报国之志。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诗歌在景象、节奏、情感的异同,学会“知人论世”。

2.理解诗歌丰富的哲理,体会作者的报国之志。

三、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

四、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目标导学

2.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秋佳日,古人特别喜欢登高望远,登则必有诗作。大致说来,古人登高望远,有这样一些缘由:伤春悲秋,写尽心事。感怀历史,凭高吊古。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和“登高”相关的佳作。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分男女朗读、点名读、齐读两首诗,读准字音、停顿。

2.结合注解,把握重点字词,请学生阐述诗歌大意。

3.如果想要在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这两首诗歌,你会怎么选?并说说你的理由。(配乐朗诵)

链接音乐:《阳春白雪》《汉宫秋月》

明确:《登幽州台歌》配乐《汉宫秋月》《登飞来峰》配乐《阳春白雪》

(三)赏读诗歌,体会情感

1.同样是登临诗歌,为何二人情感却迥然不同呢?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明确:主要源自个人的遭际不同,作诗的背景相异——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一个的行为和思想。

2.朗读诗歌,结合写作背景,把握关键字词,归纳诗歌主旨。

助读资料:

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改革先驱,政治上也颇有远见。他24岁就中了进士,才华受武则天赏识,可是命运却屡屡捉弄他,因为直言敢谏而在政治上屡遭排挤打压。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当时在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而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报国宏愿成为泡影。郁愤满怀的他登上幽州台,吟唱出这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先后两次从军、两次遭贬、两次下狱,终年仅41岁被陷害冤死狱中。

王安石,庆历二年(1042),21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随即赴扬州任签判,之后又升任鄞(yín)县知县,治理一方,政绩显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29岁的王安石做知县任期到,在返回故乡江西的途中,经过飞来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创作《登飞来峰》。

《登幽州台歌》:诗人登高远眺、凭今吊古引起无限感慨,表达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和不能实现远大抱负的苦闷寂寞、失意孤独。

《登飞来峰》:诗人登飞来峰,见到壮美的景象,表达了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比读诗歌,有何异同呢?在题材、景象、句式、节奏、情感上。学生自行总结。

同:题材都是登高抒怀——登临诗,但抒的“怀”是不同的。

(无)古人、来者

(无)古人、来者天地吾——空旷寂寥

飞来峰千寻塔

飞来峰千寻塔鸡鸣日升——朝气蓬勃

长短句——古体诗

长短句——古体诗

句式

体裁

句式整齐

句式整齐——七言绝句

停顿:

《登幽州台歌》五字三停、六字四停;《登飞来峰》二二三节拍

4.学生结合诗歌内容,思考补充下面空格处的内容,为这两首诗做小结:

陈子昂上幽州台,念________,叹________,壮志难酬;

王安石________,藐浮云滚滚,感前景可期,___________。

5.联系背景,二人抒发情感的起因都是为了自己吗?为了什么呢?

明确:王安石为官为民,造福一方;陈子昂怀抱利器,安定边患。

6.根据所发现的共同动因,完善之前的“小结”。(PPT)

王安石________,藐浮云滚滚,感前景可期,___________;

陈子昂上幽州台,念________,叹________,壮志难酬。

虽遭际各异,慨叹有别,然__________同也。

(四)作业布置:

观影:纪录片《王安石》

读诗: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六、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的两首诗歌都是登临诗,正如老师在本节课的开始说过,登临诗往往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诗人们登高望远抒发心中愁思,抒发报国之志。同时,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知人论世”的品诗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七、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悲愤

登飞来峰报国之志

王安石壮志

八、教学反思

这两首诗的教学贯彻了朗读法,男生读、女生读

文档评论(0)

152****0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