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篇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四大基础学科之一,在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出题约50道,在助理医师考试中,出题约25道,各章节均有考查,其重点章节有四诊、八纲辨证、病性辨证和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绪论
考点一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助理不考)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上的,具有以下3点:
1.司外揣内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即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2.见微知著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3.以常衡变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考点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1.整体审察是指诊断疾病时,既要重视患者整体的病理联系,又要注重将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与病情结合起来综合地判断。
(1)整体审察的理论依据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病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又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传变、相互影响。人体一旦发生疾病,体表的病变可以传人脏腑,脏腑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或其他部位,全身的病变也可以通过局部反映出来;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的功能,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出现情志活动的改变等,说明任何病证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性的失调。
(2)整体审察的含义一是指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I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收集,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病变。除了以局部病变为线索,综合运用四诊了解全身情况外,同时还要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对疾病有无影响。只有广泛而详细地收集临床资料,才能为正确诊断打下基础;二是要求对病情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主次不分,胡子、头发一把抓的两种极端现象。
2.四诊合参含义有二:一是指望、闻、问、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全面收集病情资料;二是指对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必须综合分析、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
3.病证结合是指辨病和辨证相结合。中医诊断包括辨病和辨证,其诊断结论由病名和证名组成。病与证是疾病诊断的两个不同的侧重点。辨病是对疾病全过程与发展规律所作的概括,掌握贯穿疾病始终的基本矛盾;辨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病因和邪正关系所作出的结论,抓住当前疾病的主要矛盾。正是由于病与证对疾病本质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学强调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正确诊断。不过,临床上有时是先辨病后辨证,有时又是先辨证后辨病,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可灵活应用。
第二章望诊
第一节望神
考点一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1.得神得神即有神,表示精充、气足、神旺。若在病中,则虽病而正气未伤,脏腑功能不衰,预后
良好。得神的临床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
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2.失神失神即无神,表示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预后不良。失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言语不清,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而目闭口开;面色晦暗,表情淡漠或呆板;目暗睛迷,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气微或喘;周身大肉已脱。
3.少神又称为神气不足,是指精气不足、神气不旺的表现,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患者。
4.假神是垂危患者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说明正气将脱,精气衰竭己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多为临终表现。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应予以特别注意。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响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本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考点二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神乱即精神错乱或神志异常,其临床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神情淡漠或痴呆及猝然昏倒等症,常见于癫病、狂病、痫病、脏躁等患者。
1.焦虑恐惧若患者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多由心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