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鹤梁题刻的同名用字看古代的人名文化.docxVIP

从白鹤梁题刻的同名用字看古代的人名文化.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白鹤梁题刻的同名用字看古代的人名文化

摘要:白鹤梁题刻留有宋以来的300多位文化名人,题刻人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还有一些人名同名现象,该现象共包含了19位名人,9个名字。这些相同的人名,其用字都蕴含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古人希望后人继承祖业、光宗耀祖的价值取向;二是体现了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中、诚;三是体现了儒家的入仕思想和传统的玉文化;四是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与理想志向。这种专书专名的研究对读者了解古人的价值观,准确理解古代典籍、古代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白鹤梁题刻;人名;文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2(a)-0079-04

ViewingtheAncientHumanNameCulturefromtheWordsoftheSameNameEngravedonWhiteCraneRidgeInscription

LILifang

(CollegeofLiterature,YangtzeNormalUniversity,Chongqing,408100,China)

Abstract:Therearemorethan300culturalcelebritiesleftintheWhiteCraneRidgeInscriptionsincetheSongDynasty,notonlyalargenumber,butalsosomephenomenaofthesamename,including19celebritiesand9names.Thesesamenamesallcontaincertainculturalconnotations.Thisismainlyreflectedinfouraspects:first,itreflectsthevalueorientationoftheancientswhohopedthatfuturegenerationswouldinherittheirancestorsandglorifytheirancestors;second,itembodiestheimportantthoughtsofConfucianism—harmony,neutralityandsincerity;third,itembodiestheConfucianthoughtofenteringtheofficialcareerandthetraditionaljadeculture;fourth,itreflectspersonalaesthetictasteandidealaspiration.Thestudyofthetitleofthespecialbookisveryimportantforustounderstandthevaluesoftheancientsandaccuratelyunderstandtheancientclassicsandancientculture.

Keywords:WhiteCraneRidgeInscription;Humanname;Character;Culture

人名在最初只是一个人的代号。《说文解字·口部》:“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而在名以外,另取表字,盛行于周朝。《礼记·檀弓》:“幼名,冠字。”《颜氏家训·风操篇》:“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命名方式逐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人名除了标记个人的身份外,还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内涵,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山青、王名毅认为:“就姓名的文化而言,姓名与其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它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命名方式,从而使姓名能够传达超出自身意义的特殊涵义。”[1]黄兆宏也说:“人名作为文化现象的一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可以表明等级身份、寄托美好愿望、弥补命运缺憾、指代特殊事物、体现社会评价、凝聚文明精神和警示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功用,而且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2]而人名用字就是文化最直观的体现,正像王宁等人所言:“语言中的词汇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因而成为文化的载体。以义构形的汉字——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也以它的构形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