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协管员个人工作总结(4篇).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管协管员个人工作总结(4篇)

2023年是我从事城管协管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我始终扎根一线,从早市巡查到夜市管控,从商户沟通到突发事件处置,在1200余小时的户外执勤中,逐渐从“跟着学”的新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回顾全年工作,最深刻的体会是:城管协管不仅是“管”的执行者,更是“理”的协调者,既要守住法规底线,更要传递城市温度。

年初春寒料峭时,辖区老旧小区周边的早餐摊点占道问题尤为突出。豆浆桶、餐车、塑料凳常常挤占半幅人行道,买菜的老人、送孩子的家长、赶早班的白领挤成一团,安全隐患不小。按照以往“一劝二搬三扣”的模式,摊贩要么打游击,要么情绪激动。我跟着队长挨家挨户走访,发现这些摊主大多是下岗职工或外来务工人员,凌晨三点就出摊,日均收入不过两三百元,占道实在是为了多接几单生意。我们逐户记录经营时间、摊位需求,联合社区在小区侧门划定15个限时经营位(早6:00-8:30),统一配置可移动餐车,协调环卫增加清运频次。起初有摊主担心“位置偏了没人来”,我连续三天蹲点统计,用数据证明新点位人流量只多不少;有位卖煎饼的王阿姨担心餐车费用,我们联系街道争取到30%的补贴。现在早高峰路过,摊位整齐排列,地面没有油污,居民抱怨少了,摊主也能安心做生意。

夏季是户外广告整治的关键期。辖区某建材市场周边的落地广告牌、灯箱杂乱无章,有的遮挡交通标志,有的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我们逐个排查237块广告牌,发现78块未备案、45块存在结构松动。在下达整改通知时,商户普遍抵触:“花钱做的广告说拆就拆?”“别人没拆凭什么我先拆?”我带着执法记录仪逐户解释《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用手机拍下其他区域因广告牌掉落砸车的新闻案例,又联系市场管理方承诺“拆旧换新”可优先审批新点位。记得处理某灯具店的巨型LED屏时,老板当场拍桌子:“拆了我损失十几万!”我连续三天下午收摊后去店里,帮他整理近三年的销售数据,算出LED屏带来的客流量占比仅12%,而因为遮挡店铺招牌导致的散客流失占比达25%。最终老板主动配合拆除,还重新设计了更醒目的门头招牌。整治结束后,市场负责人特意送来锦旗,说“环境好了,客户都说逛起来舒服,这个月销售额涨了15%”。

秋冬季节,违规焚烧和落叶清理矛盾凸显。11月连续降雨后,部分居民为图方便焚烧落叶,烟雾弥漫影响空气质量。我们加大夜间巡查频次,有天凌晨两点在公园角落发现两位拾荒老人烧纸箱取暖,火苗已经窜到半米高。我立刻用灭火器扑灭,正准备批评教育,老人搓着冻红的手说:“实在太冷了,家里被子薄,烧点热乎气。”我心头一紧,联系社区为老人申请了保暖物资,又协调环卫在公园增设2个集中焚烧点(仅限无易燃物的干落叶,且需专人看守)。之后每周五下午,我都会和同事带着防火桶、灭火器在易焚烧区域值守,遇到老人就递杯热水,讲讲焚烧的危害。现在居民们看到我们巡查,会主动打招呼:“小周,今天没烧叶子,都装袋放垃圾桶了。”

这一年,我参与日常巡查420次,协助处理占道经营187起、违规广告89处、噪音扰民32起,调解商户与居民纠纷21次。最欣慰的是,曾经见面就躲的摊主会留个热乎的包子,总投诉“城管太凶”的小区阿姨主动帮忙劝离违规停车,这些变化让我明白:执法不是对立,而是用真心换理解,用耐心换支持。当然,我也有不足:比如在处理复杂纠纷时,法律条文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有时会急于解释而忽略倾听。新的一年,我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备考行政执法资格证,跟着法制科同事学习案卷制作,把“管理”变成“服务”,让城市的烟火气和秩序感并行不悖。

---

2023年7月到12月,我被抽调到“夜市经济规范整治专班”,参与辖区3个主要夜市的升级改造工作。从最初的“管不住”到后来的“管得好”,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城市“烟火气”和“文明味”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关键在于找到规范与活力的平衡点。

刚接手时,月光巷夜市是出了名的“老大难”:200多个流动摊位挤在300米长的巷子里,烧烤油烟熏得居民不敢开窗,餐余垃圾堆成小山,电动车乱停堵得消防车进不去。第一次联合执法时,我们刚摆好警戒带,几个摊主就举着锅铲围过来:“不让摆摊我们吃什么?”“你们白天不管,晚上来赶人!”有位卖炒粉的大姐拽着我的执法记录仪喊:“拍!拍!看看我们多可怜!”场面一度失控。事后专班开会,队长说:“要管夜市,先懂夜市。”我们连续一周从下午5点蹲到凌晨2点,记录每个摊位的经营品类、客流高峰、垃圾产生量,和摊主聊天才知道:有的是单亲妈妈要供孩子上学,有的是退伍军人创业,有的跟着师傅学了十年手艺就靠夜市谋生。我们把这些情况整理成报告,向区政府申请“临时便民疏导点”政策,协调市场监管部门简化小餐饮备案流程,联系环卫公司定制“流动垃圾收集车”(每小时清运一次),还引入第三方管理公司负责停车引导和秩序维护。

改造过程中

文档评论(0)

189****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