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VIP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颠簸(diānbǒ)B.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C.蹉跎(cuōtuó)D.油光可鉴(yóuguāngkějiàn)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管理。

B.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文化。

C.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善良、智慧的公主的故事。

D.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并通过《宁波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答案:C

3.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A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C.《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D.《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答案:C

5.下列哪项属于《诗经》中的“赋”的表现手法()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D.总角之宴,言观其旗。

答案:B

二、填空题

1.《离骚》一文中,“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是屈原的名句。

答案:吾将上下而求索

2.《出师表》一文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______”是诸葛亮的名句。

答案:今天下三分

3.《雨霖铃》一词中,“执手相看泪眼,______”是柳永的名句。

答案:竟无语凝噎

4.《登高》一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是杜甫的名句。

答案:百年多病独登台

5.《赤壁赋》一文中,“大江东去,______”是苏轼的名句。

答案: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甲】文

近日,宁波市教育部门针对高中生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乙】文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宁波市各高中学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例如,组织经典文学作品研讨会、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进行戏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6.根据甲文,新课标强调的高中语文教育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

7.根据乙文,宁波市高中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落实新课标?(2分)

答案:组织经典文学作品研讨会、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进行戏剧表演等。

8.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认识。(4分)

答案:示例:高中语文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我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甲】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乙】文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下列对【甲】文中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叟:老者B.利:利益C.仁义:仁爱和道义D.而:而且

答案:A

10.下列对【乙】文中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饱:吃饱B.安:安宁C.就:接近D.可谓:可以说是

答案:D

11.请翻译以下句子:(4分)

【甲】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乙】文:“敏于事而慎于言。”

答案:

【甲】文:王何必一定要谈利益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

【乙】文:在做事上要敏捷,在说话上要谨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ancaiyu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生活,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